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原因何在?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侧影。国务院于2011年8月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其总目标第一句就是“完善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儿科服务资源总量严重不足,配置很不合理,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显然,与这一宏旨是有差距的。“全面二孩”放开后,儿科医生紧缺导致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儿科医生的现状据报道,我国儿童约为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儿科医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生,是我国的3倍多。在我们县医院我们拥有10名医生,1名退休医生,今年刚晋升主治医师的医师又调走了,去年儿科门急诊量年诊疗2万人次,占医院门诊量约10%,我们儿科医生既要管理儿科住院病人,又要管理夜间急诊病人,产科新生儿需要抢救时,我们儿科医生也需要马上到位,儿科医生明显不足,儿科医生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儿科医学发展和儿童健康事业的瓶颈。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原因何在?医务界普遍性的看法是:“儿科医生风险大,任务重,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待遇不高”。儿科医生紧缺的原因(1)儿科工作负荷重。儿科又被医学戏称之为“哑巴科”,皆因孩子太小无法正确表达,问诊期间又常常只会哭闹,家长心急如焚弄不清楚状况,只能靠医生耐心问诊,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查明病情。儿科是最苦、最累的科室之一,每天工作时间长,碰到流感高发季节,一名儿科医生每天看诊最多100余位病人,儿科医生休息时间短,加班时间长,节假日无保障是常态。(2)儿科收入少。医疗服务的收入必须要按照发改委的定价来进行,现状是手术费比较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的定价比较高,因此医院就要靠以药养医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而儿科看的病多是肠炎、肺炎,就是靠吃点药,药量也是成人的1/4到1/3,收入相对较低。儿“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儿科医生要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从容应对治疗环境,而培养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收入却比其他医生要低30%左右,如此不成正比的结果,显然难以令儿科医生满意。在利益博弈的本能驱使下,人们自然愿意选择工作条件和待遇相对较好的其他医学学科。换言之,如果不对儿科医生面临的恶劣执业环境和收入待遇进行综合性供给侧改革,在全面放开二孩的背景下,儿科医生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仍然难以根本扭转。(3)医疗风险高。儿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儿童现在患儿多是独生子女,儿童是父母的心头肉,面对孩子的病痛,父母比自己生病还要焦虑,因此一旦孩子没有医好,就时常会导致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儿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比其他科室高很多。中华医师协会统计,儿科领域的伤医事件,正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加。(4)儿科培养周长。一般而言,一个刚毕业的毕业生需要两到三年住院医师的培养,通过考核后房成为合格的儿科医生,培养一个成熟的儿科医生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儿科医生荒与儿科看病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1999年起儿科专业的取消和停招。从1999年到2015年,我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名,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增长速度。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的几点建议(1)加强儿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迅速扭转儿科医疗人才紧缺局面。相关部门应考虑完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儿科医生。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非儿科医生“转行”成为儿科医生。医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验科学,医生工作年限越长,诊治病人越多,积累经验越多,才越能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水平。(2)应该从医疗体制上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提高医生待遇,调整儿科收费标准。要切实强化公共财政对儿科学医疗的扶持。这其中,强化预算监督尤为重要。公共财政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坚持通过购买服务保障儿童基本医疗供给的公益性思维,按照实际需要,让公共财政在儿科医疗领域中保持应有的适当比例,并不折不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