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一、教材分析《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桃花心木》所在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以“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为训练重点。考虑到六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运用已学方法练习概括,品析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妙处,研读作者如何将“树”和“人”联系起来,达到借事喻理的表达效果。对“试着在习作中运用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本课设计将其放在第二课时解决。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2.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并得到个人的启迪。3.体会“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三、教学准备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按统一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导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1.看老师写课题:桃花心木。齐读课题。2.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3.学生整体感知,交流阅读收获,引导概括全文。【设计意图:利用抓要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二)相机切入,弄清种树人“不确定”的做法。1.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我”感到奇怪?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画出有关的语句。2.学生交流相关语句,教师出示: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种树苗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3.这些语句,写出了种树人哪些与众不同的做法?4.学生齐读奇怪之处。5.学生说一说自己感到奇怪的内容。6.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一起来问问种树人吧。学生齐读11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我感到奇怪”走入课文。通过浏览的方式,训练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引导概括,让学生真切感受奇怪。】(三)对比研读,探究其“不确定”做法的原因。过渡:面对我们这一连串的问题,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说了些什么。1.学生听种树人说话的录音,思考种树人说了些什么。2.全班交流:看看你从种树人的讲解中知道些什么。3.理解“不确定”。4.种树人给了树苗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生长环境,它会怎样生长呢?引导想像,树苗如何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5.假如给它一个确定的生长环境,它又会怎样生长呢?6.请你们再看看种树人的话,你又发现了什么?种树人说话时角度有什么不一样,他是用什么样的的方法说的?7.指名说后师小结。8.指名读。【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种树人奇特做法的原因,引发思考。在表达交流中,解决疑问,感悟种树人回答的真正含义,体会种树人对比说法的妙处。】(四)品味“感动”,领悟人在“不确定”中的成长。1.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我”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说。2.出示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理解:人与树有哪些一样的地方?3.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小组先说一说,再指名说。4.学生朗读。5.小结,明白借事喻理的表达方法。6.你们听了种树人的话,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两句话,也可以用上你学过的诗词名句来写写你此时的感受。7.交流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