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创编,让孩子们爱上识字北碚区朝阳小学肖林从孩子们学习语文开始,就离不开学习生字。新课标对一至二年级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座难以登攀的大山。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呢?一件并非刻意的事例给了我启示。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天灰蒙蒙的,外面下着小雨,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正个个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孩子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怎么样?”“好,好”声音整齐而洪亮,只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马上变得神采飞扬起来,好像个个都在磨拳擦掌似的。“有一个孩子在沙滩上行走,他回头怎么也没有看到自己的脚印,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室立刻沸腾起来了,有的说:“肯定是脚印被海水给冲走了。”有的说:“肯定是那个孩子走在石头上的。”你一言我一语,许多小手高举着,刚才无精打采的样子一扫而光。是啊,想到自己小时候和妈妈猜谜语的情景,不也正和眼前的孩子们一样乐此不疲吗?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生字创编成谜语,遵循汉字教学的规律,岂不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死记硬背变为趣味识字、主动识字吗?自从有了那一次宝贵的经历,我在每节课前依据学生的欣赏趣味及能力水平精心制作与生字相关的“字谜”,学生对展示的谜语感到很惊奇,在课堂上他们兴趣高涨,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与此同时,让他们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对每一堂课充满了期待。我想,在语文课上不仅要体现老师的智慧,也要有学生的精彩。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创作字谜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求、尝试。创作字谜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的特来创作,比如学习“坐”字时,可以根据字形的直观、形象编字谜:“两个小人,坐在土堆”,“坐”字中间一个“土”字,“土”字上边不正是有两个小“人”吗?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生字“坐”,并能很快进行记忆。除了创作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特点、构字规律结会课本中的识字学习创编儿歌,如在学习“林”字时,用课件展示出:“木”字的演变过程图。学生就可以看图告诉大家“木”字是怎么写,古人是怎么发明创造汉字的。设计这样的情景紧接着让学生根据字形特点,结合教材编写儿歌,且琅琅上口:“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二又为双”“二月为朋”“三口为品”“三日为晶”……通过创编儿歌活动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也变得易于学生接受,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也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创编字谜和儿歌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创编字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孩子们的“处女作”是多么地可笑和幼稚,我们都要热情、真诚地表扬与鼓励,让全体学生充分体验到创编学习的快乐,确信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以更大的智慧力量及创新热情投入识字的“游戏”中来。其实在创编字谜时,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创编方法。如“乌”字学习时,有的学生编“乌鸦乌鸦,黑毛遮眼瞎”,有的编“乌鸦打架啄瞎了眼”,有的编“小鸟小鸟,没有眼睛”……我觉得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让学生在编与猜的过程中认识、记忆生字。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儿童记住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创编字谜、儿歌开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汉字,“趣”中训练思维,“创”中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