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浮云摘下后订上;如何使海浪停留在沙滩上;如何使月光在掌中停留---------”真情之花自然绽放——教育的至美境界--------看教育剧《音乐之声》有感黄河路小学陈敏是大山在召唤她,是小鸟在引领她,有微风在轻吻她;她放飞自己,奔向大自然,在树林中驻足歌唱,在小溪边游戏雀跃,在草地上忘情舞蹈,伴着这个真性情的“天使姑娘”玛莉亚的歌声,我走进了美丽的奥地利郊外的这个有着七个孩子的“音乐之家”。与其说是音乐倒不如说是玛莉亚的“真情绽放”使这个家庭重又充满生机、和谐与爱。伴随着抑扬婉转、放松随性的的乐曲,心灵自由飞翔的同时,玛莉亚的教育睿智使我觉醒,引我深思。玛莉亚本是修女院里的一名见习修女,只因她“禁不住大自然的召唤”奔向大自然忘情歌唱、发髻上时常别着发夹等原因被派往范崔普上校家做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从此,这个军队训练馆式的单亲家庭变得轻松、欢快、充满了爱与和谐。玛莉亚是未经修饰过的玉石,自然剔透,莹然光润,如孩子般的她深知孩子心中所想,她小心的呵护着每一个天使翅膀上的稚嫩之羽用睿智的爱与包容,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便与七个孩子融为一体,成为朋友,切难舍难分。仔细分析,玛莉亚的教育成功之处无疑可以从三方面概括:1、大胆质疑,赢得好感。面对范崔普上校“吹哨式”的阅兵训话,玛莉亚大胆提出质疑,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吹口哨是叫猫叫狗的,叫人多侮辱人哪”,并以口哨声回应上校“那么上校你的讯号是什么”,叫人忍俊不止的同时,为她的大胆泼辣暗暗叫好(孩子们心中已初步对她产生好感);2、冷静睿智,巧妙点拨。面对孩子们在她口袋里放青蛙的恶作剧,她惊吓之余不失冷静,并在晚餐中通过真情的表述巧妙打动孩子的心灵:“对于你们的礼物我深表感谢,你们多么理解一个外来者的心情啊,知道她多么想融入到你们中去,所以才会有这个礼物----”直到孩子们嘤嘤作哭,玛莉亚从故意的远瞥中得意一笑(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已虚掩);3、愉快教育,自然进步。偏偏天公作美,制造了七个孩子同玛莉亚同处一室的机会,面对孩子们对雷声的惊恐,玛莉亚用诙谐欢快的歌声扫除孩子们的恐惧并使孩子们加入其中欢快舞蹈,孩子们至此深深依赖上了这个家庭教师,视之为挚友。(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已完全接纳了她)至此,玛莉亚稳固了其在孩子们和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如静谧的蒲公英飘扬着把快乐传染给范崔普一家乃至更多的人。而她,还在用自己的智慧感染引领着孩子们:她用窗帘给他们做“运动服”,为的是孩子们能更快乐放松的玩耍;教孩子们唱《哆来咪》,自编自创的“音乐式”学习,使孩子们愉快玩耍并快速掌握;她同孩子们开家庭音乐会-----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真情的流露,是她心情的释放。最终,这个美丽的女人,在收获教育成功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正如众修女的困惑:“如何将浮云摘下后订上;如何使海浪停留在沙滩上;如何使月光在掌中停留---------”,孩子们本是美丽的,悠然的浮云,美丽的的浪花,温柔的月光,这些美丽的东西,我们成人为何偏偏要跟他们过不去呢?试问,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否像玛莉亚一样如此随性、自然、放松?是否像玛莉亚一样满怀包容、理解、爱与智慧?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音乐剧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我想更多的应是心灵的触动和启迪:只有拿出你的真心同孩子们交流学习,抓住教育契机,活泛教育方法,孩子们才会向你打开心扉,接纳你,热爱你,并在愉悦游戏中学习、进步。这,也正是我们所有教师一直追求的至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