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目录一、概述(一)病原学(二)临床表现(三)流行病学(四)诊断标准(五)治疗原则二、日常监测工作三、发现与报告(一)发现(二)个案报告及要求(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四、现场调查(一)个案调查(二)暴发疫情调查五、样品采集与检测(一)样品采集(二)样本保存及运输(三)样本检测六、防控措施(一)灭鼠防鼠(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四)疫情的监测与报告:应急监测、日报零报(五)风险沟通七、控制效果评价(一)灭鼠效果评价(二)预防接种效果评价(三)发病率下降(四)环境治理良好八、调查报告撰写九、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二)培训和演练(三)加强在疫源地建设大型工程项目的卫生防管理十、附件技术要点思考题培训目的掌握以治疗现症病人,宿主动物感染情况调查,开展灭鼠活动和清理鼠类、螨类孳生场所为主预防控制方法。培训方式□授课□讨论□授课+讨论□其他(请注明)培训课时4学时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的自然宿主和传染源。我国是受汉坦病毒感染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除青海尚无本地病例外,其它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发生。一、概述(一)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中和试验可将其分为六个血清型:Ⅰ型(黑线姬鼠型)、Ⅱ型(家鼠型或大鼠型)、Ⅲ型(棕背鼠型)、Ⅳ型(田鼠型)、Ⅴ型(黄颈姬鼠型)、Ⅵ型(小鼠型或小家鼠型)。我国流行的血清型为Ⅰ型和Ⅱ型。病毒对脂溶剂敏感,对酸、热的抵抗力弱。pH5.0以下溶液中病毒很快被灭活,60℃加热1h被杀死。(二)临床表现潜伏期4-46天,一般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五期经过。病人除发热外,主要必须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伤;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多数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患者有肾损害表现。(三)流行病学: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有野栖的黑线姬鼠、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和大白鼠。病人早期的血液和尿中含有病毒,虽然个别有病例接触后感染本病,但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形感染率为2.5%-4.3%。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工人,其他人群也有发病。。流行地区主要在亚洲,其次是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目前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有此疾病流行,我国疫情最重。本病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四)诊断标准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发病前2个月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临床表现有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面、颈和胸部潮红(三红)的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酒醉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重者可有腔道出血。低血压休克。尿蛋白、镜下或肉眼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等肾脏损害: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实验室检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从病人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核酸,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汉坦病毒,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五)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原则,仍为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早期需要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其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对症处理。在疾病的治疗中始终注意掌握好液体疗法,是成功的关键。二、日常监测工作按监测方案要求,及时、准确的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数据录入,按规定的时限上报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承担宿主动物种群、密度的监测工作和宿主动物标本的采集,并及时将采集的标本送省级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