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脑前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主要供应眼部、基底节、下丘的大部、大脑额顶叶以及颞叶大部分,颈内动脉的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第一小节脑前循环的神经解剖和功能第二小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第三小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的病因第四小节脑前循环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第五小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的诊断第六小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的鉴别诊断第七小节脑前循环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的治疗第一小节脑前循环的神经解剖和功能脑前部血液循环即颈内动脉系统,供应范围包括眼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岛叶、顶叶皮质及白质及基底神经节等,约占脑部的3/5,血液循环障碍后引起复杂多变的表现,因此我们首先叙述脑的解剖及功能。一、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分3个面(即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下面复习脑前循环有关各叶病变的解剖。(一)额叶在各个脑叶中,额叶的范围最大,位于大脑的前部,包括由额极到中央沟,分为背外侧面、底面和内侧面。背外侧面在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有中央前沟及额上下沟,而分出中央前回及额上中下回。下面即额叶眶面,包括外侧裂起始处以前的部分,有嗅沟、直回和眶回。内侧面在扣带回以上,中央沟延线以前的部分,有额内侧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1.额叶底面也称额叶眶面,有嗅沟分为内侧的直回和外侧的眶回。直回是嗅脑的一部分眶回接受来自于尾状核和壳核及同侧额极的纤维。发出的纤维有至丘脑下部、丘脑背外侧核、丘脑下部后方核团、中脑和脑桥网状结构的纤维。额叶与扣带回也有纤维联系。功能与精神及智能有关,与共济有关。因与丘脑下部有广泛联系,因此与自主神经功能也有关系。额叶底面损害的症状:(1)精神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幼稚、性格改变、近记忆减退或丧失,常有精神症状,如无动性缄默、情感障碍、极度兴奋和欣快、强哭强笑,有时表现为狂怒发作,如毛发竖立、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及攻击行为。(2)癫痫发作:如幻嗅、自动症或幻觉状态,此表现也可见于扣带回的病变。1(3)运动障碍:可表现为运动减少及额叶性共济失调。(4)颅神经损害症状:嗅觉障碍是额叶底部病变最常见的症状。2.额极位于额叶的最前部,与很多部位均有密切联系。传入纤维有来自额叶、颞叶后部、枕叶、丘脑背内侧核的联合纤维,来自同侧额叶运动区、运动前区、额叶底部的短联合纤维,来自同侧额极的钩束,来自对侧额叶、顶叶、枕叶的通过胼胝体的纤维。传出纤维为至丘脑背内侧核和背外侧核的纤维,至大脑各叶的联合纤维,经外囊至壳核和苍白球的纤维,经内囊至红核、黑质、中脑被盖部和脑桥及小脑的纤维。其血液供应来自于大脑前动脉的额极动脉分布于额极前部和内侧部,来自于大脑中动脉的眶额动脉分布于额极的外侧面和眶额部。额极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人体的运动,额极为高级精神活动的中枢,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重要关系。额极损害的症状:(1)精神症状:是最常见的症状。早期只有记忆力减退、生活懒散,易被忽略。精神症状的产生与病变部位明确有关,双侧额极或优势半球额极的病变易出现精神症状,非优势半球病变如有颅内压增高,也可出现精神症状。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对周围事物丧失注意力。近记忆力减退,也可完全丧失,出现定向力障碍,尤其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出现明显障碍,严重者出现Korsakoff综合征:近记忆力丧失、定向力丧失、虚构。可出现额叶性失认症。计算力明显障碍,有时出现失算症。(2)发作性强迫症状:发作性强迫思维往往是癫痫发作的先兆。(3)癫痫发作:多有意识丧失,头和眼转向病灶对侧,病灶对侧上下肢抽搐。有时呈精神运动性发作,其幻嗅多为好闻的气味,其余和海马回、钩回的发作表现基本相同。(4)运动障碍:可出现精巧复杂运动障碍,动作笨拙不协调,言语与动作不一致,病灶对侧手有时出现震颤,下肢有轻度共济失调,病变对侧可出现锥体束征,同时出现强直性跖反射。(5)强握反射:是额极病变的一个重要体征,如合并有精神症状,则更可能为额极病变。(6)颅神经病变:如病变向额叶底部发展,可引起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表现。3.额叶背外侧面(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