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第二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教案第三篇:《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第四篇: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第五篇: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第1页共30页2、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3、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4、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内容说明: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第2页共30页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各种云的形态,从而导入课文。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中的字词。2、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3、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自动分小组讨论。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第3页共30页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三、合作探究1、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2、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可让学生参照课后练习自行设计表格,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第4页共30页句。并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学生做完这个练习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第5页共30页3、合作探究a.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b.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四、反馈交流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第6页共30页本节课有哪些收获。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