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柏坡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德育价值摘要:我党在三年解放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是自建党以来,从井冈山到长征路上再到延安的革命精神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是我党革命精神的不断创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西柏坡精神以其厚重的内涵与极具生命力的精神沉淀,一直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各方面的诱惑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大大学生思想政治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充分发扬西柏坡精神,通过这种深刻的革命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和渠道推进西柏坡精神的推广,采用在大学校园和课堂中宣传和学习西柏坡精神,加强革命精神的弘扬与实践,彰显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网络时代;问题;弘扬;德育价值一.回顾西柏坡精神1.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西柏坡地处河北,是党中央在进入北平之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就是西柏坡,党中央再次指挥了扭转乾坤的三大战役,奠定了全中国解放的基础,并在此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据此,人们常常把西柏坡称作“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春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主席在会上首次提出了西柏坡精神。党在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解放军在这个时期由弱变强,首次在人数上超越了国民党部队,中国的民主革命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最为辉煌和重要的成果。在西柏坡期间,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革命实现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重大转折,工作重心也从战争开始转向建设,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从新民主义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战争的锤炼和革命的打磨,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铸就了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我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精神的创新和发展,是建党以来从井冈山到延安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2.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历史内涵提到西柏坡精神首先想到的是两个务必,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其内容主要有:第一种精神是敢于斗争也敢于胜利的精神,代表了中国革命的不断开拓和进取。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人民军队在这个时期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反攻,摆在党中央面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历史时期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全国战略决战,进而取得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柏坡精神中敢于斗争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组织人民军队在东北、华北和中原地区展开了三次大决战,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军事力量一举摧毁,实现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转折,为后续的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2程。1949年初,蒋介石在《元旦文告》中提出“划江而治”,妄图分裂中国。毛泽东主席适时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解放南京后,又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千古名句,这是西柏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的最佳成果,是在关键历史时刻,对全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精神。是一种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第二种精神是立足群众,坚持团结的民主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要努力发动全国群众推动解放战争走向胜利,依靠群众为战争的胜利提供物质保障;而且还要坚持走统一战线的革命路线,纠正党内出现的一些右倾主义错误,保证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并不断完善组织结构,为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共中央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党中央立足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群众参加支前的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时期党中央开始加强党内和军队的纪律性建设,并逐步确定党的集中领导权,党内很多制度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如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