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一、单选题1.“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A.数字化B.多元化C.网络化D.日常化3.这两年,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4.黄遵宪(1848-1905)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此诗反映了当时()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B.近代通讯事业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C.大众传播媒体的传入改变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西方服装和礼仪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5.“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对于当时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A.火车B.轮船C.电报D.汽车6.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6C.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D.报纸宣传反映社会生活7.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锋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①交通信号灯②电子邮件③轮船旗语④手机短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A.火车B.飞机C.骑马D.轮船9.下列各项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C.天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D.无线电报──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10.下列关于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1872年,外商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B.1865年,留美学生向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C.1900年,上海商人打电话报消息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飞机到达武汉11.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12.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完全融入中国社会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3/6C.中西文明抵触矛盾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13.“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司事者,⋯⋯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端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该通讯设施在中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A.六十年代B.七十年代C.八十年代D.九十年代14.驮运(用牲口运物)、驿运(驿站式)和木船运输是中国古老的运输方式,近代以来日渐衰落,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