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生活引课: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充分交流,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学小数的意义: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矿泉水瓶上有1.25升等等。2、小组交流:动手折:将正方形平均分为成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0.3表示()0.59表示()0.023表示()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4、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5、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练习:0.23是()位小数,2在()位上,表示()个(),3在在()位上,表示()个(),将它写成分数是()。6、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7、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三、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四、课堂小结: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相互交流)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3、小数的读写方法。五、作业:第6页1——4测量活动(单位换算)[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点]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小数表示[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新: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在生活有广泛的应用,想不想自己利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活高度呢?二、实践探究:1、学生分组,明确活动要求:⑴前后桌4人一组,组长记录,每人测量一次,再交流汇报。⑵测量课桌的长度、高度;课本的长和宽;黑板的长与宽。2、测量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3、交流测量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三、拓展提高:1、填一填:填写第7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2、试一试: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四、课堂小结:设问: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强调)五、作业:第8页练一练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