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二单元风雪教材分析: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大雪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写作者在雪后宁静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抒发了作者喜悦和期盼之情。《深山风雪路》记叙了邮递员在冬天的风雪里,仍在古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为人民送书报信件的事迹,赞扬了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邮递事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和谐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颂歌。说明文《雪》,对雪的形状、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2、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摘录笔记和错别字检阅,主要是复习以前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读一读”介绍了两句与雪有关的古诗,主要是由今而古,领略雪的意味。3、口语交际中布置了说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内容,旨在启发同学把平时所见、所想与本单元所学结合起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笔下生花布置了写学期总结,既是对总结这种形式的学习,又是同学对自身语文学习的总结,可与金钥匙的内容结合起来。学情分析同学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学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同学却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5、“开卷有益”让同学自身品味,培养同学多读自悟,品词赏句。重点难点学会生字。记准读音,分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够正确、工整、美观的进行书写。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教学战略先让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教学过程:1《瑞雪图》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1、大家喜欢下雪吗?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一)、学习字词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3、给生字扩词。4、比较形近字。瑞端;眺挑逃桃;掷郑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二)、整体感知课文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考虑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考虑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局部。4、师总结: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局部,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偏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2、全班齐读。第二课时一、旧知导入。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局部?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局部。1、指名读课文,考虑: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二)、学习课文第二局部。1、齐读课文,考虑: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干读得更好。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5、师范读。生揣测,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三)、学习课文第三局部。1、师范读课文,生考虑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先写(),再写近处。2、课文,找到写“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