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编排的心得体会(张伟龙)张伟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事业满怀热忱,对工作精益求精,心中始终装着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弘扬了焦裕禄精神。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模范典型,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更要以张伟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践行宗旨的坚定信念。张伟同志始终牢记入党誓词,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书育人上。他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自己的老家秋渠乡当了一名普通教师。他扎根农村执教20年,视教育事业如生命。他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党培养了咱多年,咱就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世前3天,他一直带病加班加点;去世前两个小时,他还在学校值班巡视,准备召集领导班子会议。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学习焦裕禄精神,在他去世当天的工作笔记上,还认真抄写着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个字。学习张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平台,把自己毕生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学习他真抓实做、艰苦创业的实干作风。2004年8月,张伟同志临危受命,接任秋渠一中校长。当时的秋渠一中,教育质量连续3年在全县位居后3名,校园道路坑洼不平,校舍简陋,生源流失严重,全校只有300多名学生,本来数量就不足的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要求调走。张伟同志说:“只要我们竭尽全力,没有办不好的学校。”他不惧困难,迎难而上,决心要把秋渠一中办成全县最好的学校。他凭着“不怕苦、不服输”的意志与精神,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10年第1页共3页来学校由弱变强,发展成为规模超千人、远近闻名的模范学校,连续3年中招人均分数居全县第一,综合量化考核位居全县前3名,学校连续5年受到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创造了办好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成功范例。向张伟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工作中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和求实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学习他关爱师生、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从教20年来,张伟同志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作为一名教师,他爱岗敬业,知识渊博,授课生动,深受学生喜爱。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让留守儿童在他家吃饭,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有几个学生在他的资助下上了高中、读了大学。秋渠乡地处偏远,一些孩子早早辍学。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多次到学生家中走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当着家长的面保证:“把孩子交给我,我就一定想方设法把他培养好。”作为一名校长,他作风民主,关心同志。他把教师当成兄弟姐妹,谁家有大事他一定到场,谁家有困难他一定帮忙。他心里始终装着全校师生,婉言谢绝了民办学校20万年薪的聘请,师生们和当地群众发自内心地尊敬他,爱戴他。学习张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始终对群众怀着真挚的感情,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学习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崇高境界。张伟同志任校长10年,每年经手的经费上百万元,但他从来都是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张伟同志的父母常年有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他的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一直在别人承包的学校伙房打工,靠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他当校长后,妻子希望涨点工资,他说“我担任一校之长,你怎么能搞这个特殊”。他常年住在学校的两小间住室里,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他对家人和亲属要求严格,连陪妻子坐一次火车外出旅游的愿望最终也没有实现。向张伟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勤政廉政,甘于奉献,始终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当前,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