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痛证夹江县中医院何刚24/12/272一、概述痛证,是针灸临床最常见证之一。大凡痛证,其因虽多,然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就其病理本质而言,均因气机瘀滞、不通则痛。故治当调畅气机,通络止痛。阿是穴,亦称“天应穴”、“以痛为输”、“压痛点”,系于病所按之快然或痛处者。古载一穴多针刺法,《内经》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其中“报刺”是重复刺阿是穴,“齐刺”、“扬刺”、“傍针刺”等均属同一部位多点刺法,其皆为增强针感、泻“分肉溪谷间”邪气而设。24/12/273笔者临证对痛证施治,青睐阿是刺法,然遣单针刺之则每嫌针力不足,遂受先贤启发,在多年临床中摸索出治疗痛证的“阿是穴四花刺”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用,已十余载,其技术日臻成熟。之所以如此运用是基于如下思路:24/12/274①阿是穴系病变部位和病理变化的反应点,亦即气机瘀滞之部位所在,故刺之针对性更强,会取得比针刺固定腧穴更为明显的效果。②一穴多针比单针得气更快,针感更强,因而疗效应当更好。③与典籍所载同一部位多点刺法不同,“阿是穴四花刺”法采用一点四针,针尖斜向四个方向呈四花瓣状(以此得名),其立意在于以针引瘀滞之气血疏散,而达疏通经络、调理气机、行气止痛之目的,如此理应获效。通过1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证明本技术是治疗痛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技术成熟度高。24/12/275本技术疗效肯定、优势明显,表现为取穴少,成本低;操作简便,操作可控性强,易于重复、推广;较常规针刺法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疗效更高。24/12/276二、诊断要点本法适应于疼痛关联性疾病,尤以急性疼痛为佳。凡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即可诊断为痛证。为便于治疗和判断预后,诊断时应尽可能明确疼痛的病因。24/12/277三、针灸处方阿是穴,⊥。患者体位适当,医者在疼痛部位寻按,其压痛最明显处即为阿是穴。24/12/278四、操作要点第1步:患者适宜体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第2步:取毫针在阿是穴同一穴点依次进4针,每针沿正对侧方向以45°角倾斜刺入25~40mm(依阿是穴所在局部皮肉厚薄而定,但同一穴4针的深度应一致),使外露之针柄呈四花状,而4针针法所在的平面以此四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如此相对两针尖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相邻两针尖之间的直线或弧线距离相等且固定。24/12/279第3步:以双手拇、食指分别夹持住相邻两针针柄,行小幅度(上下幅度5~7mm)、较快频率(100~150次/分)的提插操作,以患者有强烈但能忍受的酸胀感为度,持续提插1分钟后留针,间隔10分钟后重复操作,依此操作3次后出针。第4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用棉签压迫,有出血者让其自止,但出血量多或超过3分钟未止者则压迫止血。24/12/2710五、按语本技术治疗痛证的疗效验证,经历了三个阶段:1.1992~1993年,重点在各种痛证的个案治疗观察,涉及头痛、失枕、颈椎病、三叉神经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骨质增生、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胃痛、痛经、软组织损伤等常见、多发病治疗,均获得肯定的临床治疗效果。24/12/27112.1994.01~1996.08,采用“阿是穴四花刺”法(观察组)与常规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痛证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共观察病例327例,研究结果显示,①观察组疼痛评分由治疗前的6.47±4.32分降至治疗后0.68±2.07分,治疗组则由6.38±5.13分降至1.01±2.14分,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②观察组痊愈显效率为87.79%,对照组为75.44%,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12/2712③观察组与对照组疗程(治疗开始至疼痛缓解而停止治疗的时间)分别为4.67±2.31天和7.96±3.07天,起效时间分别为1.54±2.78天和2.83±3.16天,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证实“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痛证,疗效肯定,且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其疗程较常规针刺法缩短,起效也较快。其可能与本法针对同证之病理反应点行多针刺激,针感明显增强而作用也相应增强有关。24/12/27133.2001.12~2004.1,以急性软组织损伤为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