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二十种文明言行的要求教学随笔神木一小杨春莲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实坚硬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上课时我以“柳树”的形为突破口,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整堂课“四读”柳树:一读柳树之形状,认识这株柳;二读柳树之生长环境,赞颂一株柳;三读柳树之成长历程,感动一株柳;四读柳树之品质,敬畏一株柳。一、抓住外形,体会柳树形象在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等感受柳树外在的男子一般的伟岸、强壮。抓住“巍巍然”和“撑立”,体会这株柳树顽强非凡的生命力。二、创设情景,诵读中升华情感教学中,我抓住柳树生长环境中的关键词句,抓住柳树生长过程中熬干旱,躲严寒,抗风雪,斗雷电的关键词句,反复诵读,从而不仅让这株柳树的高大形象深深地映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更让这株柳树不屈不挠与艰苦环境抗争的精神永记学生们的心中。三、对比中体会青海柳树的品质在教学第8自然段采用了对比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并逐步渗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学法上的指导。课后,看看学生的作业,再想想整堂课的流程,我总觉得自己的语文课堂永远存在缺憾:文本堂容量大,朗读没有指导到位,学生体会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