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磁现象》【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特点,关心学生的原有经验。·适当淡化知识点的传授,鼓励进行实验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是《磁现象》这一章的第一节《简单磁现象》。这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概括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学过永磁体的磁现象,不少学生也玩过吸铁石,但是学生对磁的认识还是朦胧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学生仍然很有兴趣去再次玩磁石、铁钉等,再次去感觉体验,所以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使学生对磁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从生活中走向物理”。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线索是磁体的性质,教学法的设计主要依据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运用为:1.情境导入,活动探究法;2.引导归纳,自主建构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了解磁化现象。2.过程方法:1)感知磁体的性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磁体的指向性和吸铁性。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磁体的性质,特别是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磁性强弱的判断,磁化。【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形磁体,铜块,铁块,铝块,铁屑,各种硬币、钢条等。演示实验:小磁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屑、小磁针、圆柱体组、软铁、各种硬币、钢条环形磁体等。【教学过程】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桌上的铁质小车,提出问题:谁能够不接触小车,就让小车运动?磁体能够吸引铁,能否吸引其他物质呢?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实验探究1:请利用你手中的器材:通过做实验完成探究。1.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上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实验探究2:请利用你手中的器材:通过做实验完成探究。2.磁极磁体的中间几乎没有磁性。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能自由旋转的磁体,静止时磁极的指向是否有规律?实验探究3:请利用你手中的器材:通过做实验完成探究。3.磁体的指向性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介绍指南针〗指南针就是一个小磁针。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渗透思想教育。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吗?有什么规律?实验探究4:请利用你手中的器材:通过做实验完成探究。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演示实验:磁悬浮现象。介绍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名学生思考,并试着做实验。最后通过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学生用条形磁铁、钢条、圆柱体组、各种硬币、纸片等完成探究实验。并总结出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学生用磁体吸引均匀分布的铁屑,通过吸引铁屑的情况判断磁性的强弱。学生总结实验。学生将条形磁体用线从中间吊起,使磁体能够自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