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由于学生可能对“电磁波”这个名词还有些陌生,并不能深入体会到电磁波的存在。根据教材内容在安排本节时,是由学生身边生活事例来引入新课的,并通过事例和演示实验的方法,注重让学生在从身边的知识、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思想。本节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学习无线电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更生动的了解知识。【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了解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4.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的情感。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传播。【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移动电话、真空瓶、抽气机、广播、电池、导线、课件等。一、新课引入:固定电话之间有电话线连接着,信息是由电流通过电话线传递的。移动电话之间没有电话线连接,它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二、知识讲解:电视台通过电磁波,将精彩的电视节目展现给我们。移动通信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联系。它们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总结: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波;当导体中有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起电磁波。结论: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手机有反应吗?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如水波一样,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电磁波频率的单位也是赫兹(Hz),也可以用千赫(kHz)和兆赫(MHz)。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c=2.99792458×108m/s=3×105km/s。(三)电磁波的家庭成员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四)电磁波的应用教师列举电磁波在雷达、广播电视、微波炉上面的应用。三、课堂总结: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3、电磁波的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运用?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五、板书设计: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一、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二、电磁波的传播: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c=2.99792458×108m/s=3×105km/s。三、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及应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