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数原理(复习一)一、两个计数原理1.精要总结(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又称为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等.应用此原理解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题目中所指的“完成一件事”是什么事,完成这件事可以有哪些办法,怎样才算是完成这件事.②当完成这件事的n类方法是相互独立的,无论哪种方案中的哪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而不需要再用到其他的方法.③确立恰当的分类标准,准确地对“这件事”进行分类,要求每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方案,不同类方案的任意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也就是分类时必须既“不重复”也“不遗漏”.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集合表述形式做一件事.完成它的办法用集合S表示,S被划分成n类方法分别用集合S1,S2,S3,……,Sn表示,即S=S1∪S2∪S3∪……∪Sn且Si∪Sj=(i≠j;i,j=1,2,……,n),S1,S2,S3,……,Sn分别有m1,m2,……,mn个元素,则完成这件事共有的方法即集合S中元素的个数为m1+m2+……+mn.如下图所示:(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又称为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等.应用此原理解题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明确题目中所指的“完成一件事”是什么事,完成这件事要经过几步.②完成这件事需要分成若干个步骤,只有每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完成这件事,缺少任何一步,这件事都不可能完成.③根据题意正确分步,要求各步之间必须连续,只有按照这n步连续地去做,才能完成这件事,各步骤之间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可以用下图表示分步计数原理.(3)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常综合应用:在分类中又包含分步,或分步中包含分类,“类”“步”交融.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根据所学认真分析,既要会合理分类,又能合理分步,解答时是先分类后分步,还是先分步后分类应视具体问题而定.常见的问题一般是先分类后分步.2.错例辨析例1甲、乙、丙、丁四位女同学在课后练习打排球,第一次甲传给乙、丙、丁三人中任一人,第二次由接球者再传给其他三人任一人,这样共传了4次,则第4次球仍回到甲的方法共有()A.21种B.42种C.24种D.27种错解:分四步完成:第一步由甲传给乙、丙、丁中的一人,有3种方法;第二步传给甲以外的2人,第三步又传给甲以外的2人,第四步再传给甲.共有2×2×1种方法,因此一共有3×2×2×1=12种方法.错因分析:上述解法中漏掉了第二步可以在传回甲这种情况,正确解法如下:正解:分四步完成:第一步由甲传给乙、丙、丁中的一人,有3种方法;第二步应分二类考虑:第一类传给甲,则第三步传给乙、丙、丁均可,第四步再传给甲,共有1×3×1种方法;第二类不传给甲,则可传给甲以外的2人,第三步又传给甲以外的2人,第四步再传给甲.共有2×2×1种方法,因此一共有3×(1×3×1+2×2×1)=21种方法.变式训练: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从家里拿来了互不相同的一本课外书,他们把四本不同的书籍放在一起,然后从中取一本别的同学的书进行交换看,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种B.9种C.11种D.23种答案:B解:第一步:四个人中的任意一人(例如甲)先取一本,则由题意知共有3种取法;第二步:由第一人取走的书的供书人取,也有3种取法;第三步:由剩余的两人中的任一人取,只有一种取法;第四步:最后一人取,只有一种取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3×1×1=9(种).故选B.二、排列组合问题的综合应用1.精要总结排列与组合定义相近,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与顺序有关.排列问题常见方法要熟悉,相邻用捆绑法、不相邻用插空法、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处理等,还常通过试验、画简图等手段使问题形象化,从而易于寻求解题途径.由于结果的正确性难以直接检验.因而常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来获得检验.组合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件发生的过程分步,要注意题设中“至少”“至多”等限制词的意义,注意正难则反的思想的应用.处理排列与组合的综合性问题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先选后排的原则、先分类后分步的原则.按元素的性质“分类”和按事件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始终是处理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原理,要通过解题训练积累分类和分步的基本技能,还要牢记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