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幼时记趣课题第七课幼时记趣教学目标1、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2、能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3、能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课时计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疏通文句;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教学难点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字________。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明:物外:私:素:称快:神游:拔:方:3.翻译下列句子。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③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二、理清全文的结构结构第一段:总叙“物外之趣”.第二段:“物外之趣”1、观蚊如鹤第三段:“物外之趣”2、神游从林第四段:“物外之趣”3、驱打蛤蟆三、阅读赏析思考1:童年时代最珍惜最宝贵的回忆往往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行为,我们看看作者在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的事:2、文中作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想象丰富/3、文中描写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四、练习听老师导课,进入新课的学习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诵读课文1、这篇叙述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围绕的中心是什么?(童趣)2、你认为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个事例?它好在哪里?观蚊如鹤神游丛林驱打蛤蟆七、拓展练习汉语中某些动物的叫声有其固定的词来描绘,如本文中的“鹤唳”。请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马犬____狼____虎___猿____狮____鸟___鹤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徐喷以烟()怡然()余年幼()明察秋毫()拔山倒树()项为之强()常蹲其身()以丛草为林()课堂小结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这篇文章,体会文章表达的“物外之趣”;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学习作者的下笔细腻,笔端存真的风格,写好自己的“闲情记趣”。布置作业一、完成课文后的练习。二、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幼时记趣沈复(清)物外之趣产生原因:观蚊如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观察仔细神游山林想象奇特鞭打蛤蟆纯真童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唱歌曲《童年》,然后和他们交流了各自的童年趣事,通过师生互动来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古人的童年,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趣事,不过,他用的是文言文来写的,需要我们来挑战一下。”随后我让学生们在疏通文章(即常规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了特色翻译,让他们以沈复的老师,父母,同学等身份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的趣事,结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就了解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等具体事情,让他们在脑中建立一种整体的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