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词二首作家与作品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往返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仁宗景祐元年(1034)及第进士,授睦州团练副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创作慢词较多,音律谐婉。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画,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词集《乐章集》。思考与讨论一、这里所说的两种景物是指:今日,两人分手之地的景色;明日,两人分手后,此舟到某处的景色。这就是题中所说的现实的景物与想象中的景物。现实的景物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有“兰舟催发”、“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中的景物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想象“此去经年”之后概括的“良辰美景虚设”。说它是想象中的景物,因为此时尚未分手,尚未到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尚在想象之中,是未来的景物。说是想象之中,从全词情景看,作者与惜别之人似乎不是第一次分离,因为他对前面的道路了如指掌。“今宵酒醒”,应该是明日清晨,明日清晨,将抵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可见他对道路的熟悉。此词的特点就在这里,没有分手之前先想到分手之后的凄凉景象,尤具有凄凄楚楚的情调。现实的景物是凄凉的,但这景物的情调是依依不舍,是痛苦的离别。想象中的景物也是凄凉的,但却增加了孤苦飘流的情调。这两种景象最大的区别是:现实的景物中有依依惜别的人,倘是女子则是诗人的情人;想象中的景物中没有了自己的情人。这就是诗情孤凄哀婉,萦绕人心。二、“但得”与“但愿”相比较,当然是“但愿”更好一些。前者的意思是,只要能够得到长久的生命,亦即人们能够长久地生存,可以遥隔两地共同面对月亮而怀思念之情,前半句话成为主体,仿佛目的是为了长久地生存;后者的意思是,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生存,可以相隔千里共同面对明月,而权当朝暮相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句话是承袭前句话而来,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这里不是说的生死存亡,而是说的悲欢离合,而且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说的是与子由的分离而产生的怀念,这个意思又恰恰与月有“阴晴圆缺”的眼前景物相吻合。“悲欢离合”四字的意思是“离则悲,合则欢”,还是写“离合”。“但愿”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意向,即对于人生离别抱有超脱、豁达的态度,即承认这离别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其自然,不拘泥,不悲戚,不伤感,不沮丧,泰然处之的道家思想。所以,“但愿”二字更好。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此时此地孤独之苦,生出彼时彼地共话之乐的希望,又因这希望的渺茫(“何当”)就又由想象中的彼时彼地共话之乐衬出此时此地孤独之苦。这正是这首小抒情词缠绵悱恻的表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参见“思考与讨论”一题及“有关资料”。有关资料一、关于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词是柳永的一首名作。宋人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有一段与此词有关的故事,说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问一个善于唱歌的下属官吏:“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故事说明,苏轼和柳永的词风,迥然有别。《雨霖铃》是体现柳永词独特风格的代表作。从作品中所提到的“都门”、“兰舟”和“楚天”来看,这首词表现作者将要离开京城,从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恋人惜别的情景。词的上片主要以实笔明写别时的光景,下片主要以虚笔拟写别后的状况。上下连贯,虚实相映,浑然成篇。上片,分三层叙写临别的气氛、场面和离人的去向。一开头,就以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天枝头的蝉鸣,在平常人听到或许无所谓,但惜别的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