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分之约》有感苦难——读《答约伯》有感文/钱晓雁圣经中有五卷被称为诗歌智慧书,有人称之为。灵程五步曲。约伯记是第一卷,却是以“苦难”开头,因为生灵的道路与苦难是分不开的。约伯记是一本旷世巨著,不仅文体优美,思想深邃,论题隽永,内容丰富,语句精辟,更难得的是它将人生最难应付的现实——苦难——呈现读者面前,从而对这极困扰世人的不解之谜,给予明确面对的指引。约伯记的文学与神学特征皆属旧约智慧文学的格调,但是它的重点不象箴言那么有励志性,研讨人生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快乐。它的重点较近传道书,着重哲学的推理,哀呒人生疾苦,却将面对苦境的勇气摆在读者面前,给人无限的挑战。《答约伯》是荣格晚年的一本关于宗教心理学的论著,写成于20世纪50年代。英译本“answertojob”最初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73年出版,200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再版。这本书从出版起,引发的争议就不绝于耳。对于许多神学界的人来说,《答约伯》中剑走偏锋与反传统的思想难以接受,甚至认为其有“渎神”嫌疑,但也从某些方面解答了苦难对人的影响。苦难当中,我们会去改变上帝意象,也就是荣格所说的,上帝意象的转化。苦难的中文中的解释是苦痛、灾难;艰难困苦。也指遭受苦痛和灾难。在英文当中,苦难这个词是来源于拉丁语的一个词根suffer,意思是处于什么之下,去承受或者去忍受,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之下,苦难或者承受苦难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去承受一些重量。与英文当中的depression——“抑郁”或“压抑”是相反的,因为在压抑的状况下,意味着我完全的被一些东西所被动的压下去。在suffering这样的一个语境下,苦难意思是我们主动去承受或者去承载某些重量。在这样的语境下,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去承受或者去承载重量,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第1页共6页为,并且在这个行为当中也能够去找到一种意义,生灵的道路与苦难是分不开的。人的出生就是一个苦难,约伯记中的主角,约伯的经历触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学问题:为何好心没有好报。善人为何没有善报。约伯人生突然遭遇如此浩劫,这称为无常;苦难竟然临到如此敬畏神的人,这称为反常。因此,可称约伯的人生是无常加反常。所有的宗教的体系,都是在安慰我们,为承受苦难提供帮助,为我们承受苦难,提供某种精神上的解释。荣格曾经指出,宗教是心理治疗的思想体系,宗教能够帮助承受苦难的人去获得治愈。在大部分的宗教体系当中,都会提供特定的上帝的意象或者说是人生的意象,上帝就好像是一个稳定的、或者说是愤怒的父亲,这样的父亲形象会出现在很多的宗教体系当中的。宗教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恩锡或者惩罚的心理学的系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会认为受到苦难是因为犯下过一些罪恶,并且受到了惩罚。透过约伯苦难的人生来看今天你我的人生。一、苦难的人生很平常苦难是隐藏在人生当中的,这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实,连基督徒也会遭遇苦难。因此,苦难的人生其实很平常。它跨越了地域、种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也即是说苦难议题是一个普世性的议题。可以说,对基督徒而言,苦难更是非常真实的,因为上帝从来没有应许我们人生的路上天色常蓝、花香常漫。耶稣不但没有应许我们信了他就再没有苦难,反而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只是他强调说“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并且“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也即是说信靠神的人虽然也会遭遇苦难,只是不会因为苦难而“苦的没有指望”,反而因着基督的得胜而“苦中有指望、有平安、有喜乐”。所以,当你生病时,或家庭里遭遇不顺时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人生就是无常加反常,这一切都是很平常的。不要以为这世界上只有你最苦,跟你一样经历苦难的人还很多,甚至还有许多比你更加苦的人。就连耶稣也亲身受了许多的苦,为何你第2页共6页就不能受一点苦呢。今天不少人的信仰如同纸糊的墙,看似坚固,其实却不堪一击,一点点小风波就开始看抱怨这抱怨那。我们常常沉不住气,却从来没有审视自己的经历,这一点真的比不上约伯,在苦难当中约伯伏在地上下拜:“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