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摘要。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工作,农村地区劳动力年龄及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小规模土地经营,与购买农业机械需求产生矛盾,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机械效率,机械设计科学合理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探讨我国农业机械设计现状及发展方向。关键词:农业机械;设计;自动化;制造随着农业科技化的蓬勃发展,当今种植业需求也进一步多样化,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机械更加人性化、效率进一步增强。机械设计的优化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本文浅析建国后我国农机发展基本历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机械设计在农业领域如何起到更为重要和突出作用。1建国后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建国初期,由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旧式农具作为农业生产设备普遍存在,在随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大量投资、推广,截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达到了1800余家,随着设备增多,农机维修行业也得到了大量发展。在90年代中期到2003年,联合收割机的使用量从6万多台增加到36万余台。随着机械设计水平和制造的提升,目前农业机械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随着农业机械使用者对质量和效率的更高要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代表了目前国际农机发展的要求,能够提高作业质量降低劳动时间和强度,是目前农机科技人员的主要任务。对于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有不同的种植习惯和方法,比如关于株距多少、行距多少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某一种收获机械不能完全适用于某种种植作物,从而限制了该机械的使用范围。农业机械在制造前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外国产品,否则适合外国的农机产品或许在我国就无法正常工作。再者农业机械发展绝不仅仅是机械本身,肯定还包括了与机械有关的其他环节。自然农业机械的发展还与农艺、相关加工处理行业的共同进步有关,但我们知道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是不第1页共4页可阻挡的,希望我国农业和农机设计制造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机设计及发展将向环保和节能方向努力,当前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机械排放标准进行了进一步要求,“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就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提升农业机械的动力,在机械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要尽可能提升能量利用率,降低排放量。农机设计向大型宽幅复式方向发展,因宽幅和复试能够提升作业效率,可以迅速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规模经营,此类机械应是我国农业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个性化专用化以及可靠便捷舒适安全等均是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细致方向。例如我国缺少匹配高原或丘陵地区作业的机械,畜牧水产机械、农业采摘机器人等机械缺乏,使生产效率不高,因此,设计生产个性、专用、性能可靠的机械应是我国农业机械的重点发展方向。2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建国之初,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对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也大多局限于原有农机工具的范围内,与同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且我国自实行生产联包责任制以来,单位耕作面积更小了,使得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率很低,不能明显体现出更好的使用效果。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中叶经过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大面积的农场生产中,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生产设备使用体系,达到了全面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我国在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产品拖拉机和收获机方面比美国相差40年左右。且我国能够制造的大多数农机很多知识仿造别人设计的农机产品,这就在农机的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低于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从整体工作效果方面就会较难突破。例如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工作效率,我国的亩平均能量消耗是美国的8倍以上,而设备基数大、工艺落后、使用率低、故障率高等情况使我国农业作业效果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机械分散管理难度大,无法实现高使用率和高回报率。为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性能,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