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教育是一个国家教化的重要方式,教师是社会道德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教师这一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一句话,一席话,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教师是兴教之本,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是其立师之本。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除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方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近期学院组织学习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对我们高校老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六点要求。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也引发了我对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有了一些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爱国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责和义务,教师也不例外。作为高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具备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丰富的法律知识,并能落实到教书育人的行动中。《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高校教师“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该要求明确了高校教师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抵制有损国家利益和教师声誉的行为,要制止有害于学生或者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创建校园和谐。敬业爱生是每位教师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具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应做到无怨无悔,不计功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生和敬业是紧密相连的。不爱学生,就算不上敬业;不爱所有的学生,更谈第1页共3页不上敬业。作为教师,应善于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都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师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被信任,被期待,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的动力,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的我们,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输入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也不能局限于只会教书的“教书匠”,还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言行感染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做到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良师的同时,也应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成为学生思想上、生活上的益友。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是现在化教育重点强调的任务,要在高校中,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学风,高校教师就必须具有严谨治学的师德修养。高校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需注重科研,使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相互推动。现今部分高校教师治学不够严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更有甚者在学术科研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高校教师要“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高校教师应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身业务知识的修养,对待学术,应做到一丝不苟,求真求善。在教育过程中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学而不厌、不骄不躁、勤思明辨、坚持真理,给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榜样,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的使命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大作用。各个高校都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高校教师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利用自身知识、自身的学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来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方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