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服务工作的探讨摘要。我国气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海洋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海洋气象服务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唐山沿海地区海洋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对如何提高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作出探讨。关键词:海洋;气象;服务1前言近年来,随着气象部门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级气象部门的不断努力,我国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沿海地区,社会各界对海洋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海洋气象服务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就唐山与地区海洋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如何提高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作出一些探讨。2海洋气象服务需求分析唐山海域具有滩涂平坦宽阔、自然资源丰富等特点,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常规要素重点过程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信息。包括天气状况、气温、寒潮、大风、降水、雷电、十六方位风向预报、海雾的预报等。2)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港口、码头、航运当前最关心的是突发性大风的预测预警;垂直梯度风的预测预警;台风、风暴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提前预警等。3)针对沿海捕捞、养殖业、盐业等的专业气象服务。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海水养殖、捕捞及盐业生产的影响,为沿海渔民提供作业指导和专项预报预测服务等。4)重大活动和应急气象服务保障服务。唐山沿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沿海重大活动和应急气象服务保障业务有很大需求,应加强该方面的建设。3唐山海洋气象服务现状1)监测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建成了唐山沿海气象监测系统,包括3个无人值守海洋气象自动观测站、1个大浮标海洋气象观测站、3座风能和梯度气象观测塔、多套闪电定位仪和大气电场仪、1部l波段雷达、63个区域自动观测站。监测系统的建设为海洋气象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2)气象灾害防御指第1页共3页挥部职能不断细化。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在各地行政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职能,明确政府各相关单位在海洋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具体责任,不断细化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分工,构建“政府-气象部门-园区-涉海企业安管部门”四级防御网络,深化防灾减灾管理职能。3)在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气象服务中,建立了“企业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园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对于重点服务企业,确定了“责任人+信息员”的联系人清单,高危企业气象信息员均由生产一线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担任。4)预报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相关环渤海成果实现了进一步共享,渤海湾相关航线的风险预报产品得以共用,丰富了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二是构建了预报数据库,包括结构化报文库和非结构化文件库,作为预报产品的统一出口,实现了预报产品一键式发布功能。三是公共海洋气象服务目前已基本覆盖区内所有企业,专业海洋气象服务主要集中在高危、大中型企业,服务方式以网站、电话、传真、短信、led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为主。4海洋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突显,主要体现在。1)近海和远海气象资料获取能力亟待增强。海洋表面的气象观测站点严重不足,高空大气的观测手段缺乏,如海上风廓线雷达尚未建设。2)气象服务能力和手段亟待加强。一是面向近海、远海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缺乏,气象服务覆盖面需要扩大;二是针对涉海重要经济行业的专业化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薄弱,服务产品少、针对性不强;三是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服务能力不足,海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尚未开展。3)气象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增强。气象地面广域网络发展不平衡,卫星通信系统带宽低、维护难。现有计算和存储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多源海量资料的处理、融合分析,以及海洋气象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系统等业务运行需求。4)气象装备保障能力亟待提升。海洋气象观测设备受海洋高盐、高湿、高温等环境因素影响,不仅气象观测设备寿命短、故障率高,且安装地点交通不便,维护维修的时效也难以保证。第2页共3页5提高海洋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议1)不断完善沿海气象监测系统。通过部门投资、项目投资、地方自建、企业赞助等多种投资方式,不断增加沿海监测站点,引入风廓线雷达、地波雷达等高端探测设备,增强沿海气象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