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实验探究1.高倍镜的使用(1)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2)移: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物像偏离哪个方向,装片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3)转:“转”动转换器,直接换上高倍镜。(4)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2.细胞内结构或物质的显色反应(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3)脂肪+苏丹Ⅲ(苏丹Ⅳ)→橘黄色(红色)。(4)淀粉+碘液→蓝色。(5)DNA+甲基绿→绿色。(6)DNA+二苯胺→蓝色(沸水浴加热)。(7)RNA+吡罗红→红色。(8)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活细胞染色剂)。(9)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10)酒精+重铬酸钾溶液(酸性条件)→灰绿色。(11)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实验技术(1)制备生物样液:固体材料――→过滤滤液→生物样液。(2)差速离心法:常用于分离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3)酶解法:用于去掉植物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及使动物细胞分散开(胰蛋白酶)。(4)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5)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追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C、H、O的路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等。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再探究。5.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对照性原则;④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⑤平行重复原则和随机性原则。1.(·广东高考)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双选)()选项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A.胚胎干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C.黑藻叶片叶绿体移动D.大肠杆菌有核仁[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材实验,实验材料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①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完成所做实验且效果最佳为依据。②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核仁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结构。[解析]选B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胚胎干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高渗溶液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黑藻叶片细胞中具有叶绿体,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法观察到核仁。2.(·福建高考)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知识依托]①实验结论是由实验结果推理出来的。②实验分析时注意找出实验单一变量,归纳出实验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关系。[解析]选A选项B,实验证明了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其对下部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选项C,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选项D,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3.(·天津高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