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VIP免费

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_第1页
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_第2页
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_第3页
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2002年的秋天,如一夜春风吹过大地,新课程改革带着崭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它来的突然,令人手足失措。面对全新的局面,全新的要求,我们的老师们无所适从,从教了一辈子,现在却不知该怎么办?课程改革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想一下子全部做好,简直难于登天。我们的学校地处偏僻,校小人少,教学资源本就不够丰富,应对这样的局面,必须要寻早一个突破口,以一点带动一线,以一点推动全面,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由传统的“教书匠”向“学习型”教师转变;学生要由单纯的文化知识学习者转变为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人,而一切的转变都需要以学习、接受为基础,而学习的基础形式便是读书。八年来,在师生共读的引领下,我校课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现总结如下:一、教师读书方面:八年来,我们始终把教师读书做为学校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要求教师读理论书籍,用理论来转变自己的头脑,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堂;要求教师读文学名著,用文学来提升自己的内涵,用文学增加自己的智慧。1、坚持例会抽查制度例会抽查,即每周例会上抽查教师读书情况,每次抽三名教师交流,主要内容体现理论学习中的收获和实际运用中的困惑,交流结果按一、二、三类分别记10分、8分、6分计入当月常规考核。这样既检查了教师读书的实际效果,又保证了教师读书的实际运用。通过读书抽查制度,全体教师能沉下心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课改中,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师学会了运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学会了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的行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2、坚持学期交流制度学期交流主要针对于文学名著,我们每学期举行两次文学名著交流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不仅要概括出名著的主要内容,还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的交流我们的教师都很愿意参加,虽然自己只读了一本书,但可以听到十几本名著的内容和见解,无疑与十几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积淀,又净化和升华了自己的思想。文学名著的交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体教师或附合别人的意见或畅谈自己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交流,全体教师无形中具有了一定的文学积淀。课堂语言不再简单粗暴,而是学会了运用富有人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和评价差生,这些转变体现了师生民主平等等,学生更愿意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3、坚持网络研修制度坚持读书,坚持交流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因我校客观局限,仅在校内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把交流的目光投向了更远,把网络研修制度化,生活化,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要上网浏览一遍,每月要发表评议两篇,精华日志一篇,每位教师从最初量足到现在的质高,通过与外校教师的不断交流,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二、学生读书方面八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养成上,新课标明确要求: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好思想感情,通过阅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应教育我们的学生多读书,引导我们的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他们精神生活,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更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1、学生读书制度化首先,学校成立了读好书领导小组,对各年级读书活动的内容做以下要求:一二年级以听说为主,中高年级以读写为主;其次成立了读好书检查小组,对各年级每天背名篇、背古诗、日记讲评、读书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导和通报;第三,要求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读好书活动的各项工作,检查结果同时纳入语文教师考核和班级百分考核。这样在我校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为学生读书活动的良好开展奠定了基础。2、学生读书生活化早上是“朝读清风”时,主要是背名篇,每天早上有20分钟背名篇专用时间。预备钟后是“每周一诗”时,每天预备钟响后,学生先唱一首歌,然后齐读黑板上的古诗词,一周能读十几遍,可以轻松背会。语文课前三分钟和每天课间操时是自我展示时。每节语文课前,语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学习各类资料大全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