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药性理论核心。简称药性,古称药物偏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叫药性理论。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实际内容。是前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出来的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理论。⒈中药的性能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⒉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代名词。中药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例如:西瓜与生姜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其中以清热为主,故清热是寒凉药的最基本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温热药:大多具有祛寒、温中、助阳等作用,其中以祛寒为主,故祛寒是温热药的最基本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本经》中“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而药物的四气,为这一用药原则提供了药理依据。温热属阳寒凉属阴药性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一种性质,仅反映该药影响人体寒热变化(或阴阳盛衰)的倾向,而不能表明该药其它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而这些药物作用的不同性质和特征,皆有其相应的性能内容。因此,学习中药时,必须把四气与其它性能相结合,才能全面认识和掌握其特点。“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五味既是古人对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记录,而今更是对药物功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味理论,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的味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于是,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物的效用时,便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与口尝味无关系。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医药学家逐步认识到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和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不同。药味既可以是药物的滋味,同时又超出药物的滋味。特别提示:滋味属性状范畴药味属性能范畴辛能散、能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有补虚扶弱、缓急和中、调和诸药等作用。酸能收、能固,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能泄、能燥,有通泻、降泄、清热、燥湿等作用。咸能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某些动物药的咸味是标示该药能走血分或入阴分。淡能渗、能利,有渗利水湿的作用。涩能收、能止,具有收敛止血、涩肠止泻以及收湿止带等作用。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由于每一味药都含有气味两个方面,因此就形成了这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所以,我们在讨论一味药的功用时,不能把气味各自孤立起来,而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认识。下面以黄连、麦冬为例。黄连的气味合参,构成了它清热燥湿的功效,而麦冬的气味却构成了它清热养阴的功效,由此可见,气与味各自只是显示了药物的部分作用,而不能反映出药物的全面功用。因此,必须要将气和味两方面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理解,才能较全面的认识药物的功能。概之有二:⒈气味相同,功能相近。⒉气味相异,功能不同。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在人体作用趋向的性能。是从作用趋向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升浮与沉降是两种相对立的药物作用趋向。(一)药物质地凡是花、叶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