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潮州模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答案:C2.从1988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在一些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A.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B.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C.仅分布于沿海开放城市D.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解析:B指经济特区,排除;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地也有分布,排除;D指沿海经济开发区,排除。答案:A3“”.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D.内地开放城市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他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答案:C4.(·济宁市高三质量检测)“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C.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的扇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作用。一方面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另一方面,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因而具有对内辐射的作用。答案:C5.(·江苏省南通市统考)由下图可知()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农业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D.浦东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图例及投资结构图可知,浦东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上,因此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投资很少,A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图中直接得出结论。答案:B6.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造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D.国企改革“”“”“”解析:醒过来是指辛亥革命,站起来是指新中国成立,富起来应是指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答案:B7“…….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采取的措施有()①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②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④“”解析:结合歌曲中的改革开放,可知歌曲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排除改革开放前的措施①和②。答案:C8.(·山东淄博)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答案:B9“”.城乡居民生活的四大件在20世纪80年代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后则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80“”年代前后四大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②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