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纪检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2022年初,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廉洁文化建设”命题。党的XX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早在2009年底,中央纪委等六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当时的表述是“廉政文化建设”。两个《意见》前后对比,建设对象从“廉政文化”变为“廉洁文化”。这一字之变,揭示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有何深刻变化?显示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有何新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分析思考。一、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词义辨析从范畴上说,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都属于文化。文化的一般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而在“文化”前面加上“廉洁”“廉政”,则使其具有不尽相同的文化内涵。廉洁的词义是不贪污,不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廉洁最早出现于《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意为从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没有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廉政的词义是使政治廉洁或廉洁从政。廉政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意为廉洁正直的人能长久,他们的品行是什么样的呢?这里的“政”通“正”,后来更多是指“政治”。由此可见,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意义有相通之处,更有不同之处。相通之处主要是,都属于文化,强调“廉洁”,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廉洁文化主要内涵是在整个社会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廉政文化主要内涵是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从逻辑来说,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即廉洁文化包含廉政文化。二、从廉政文化到廉洁文化的理论逻辑明确了“廉洁文化”和“廉政文化”内涵的异同,我们还需要了解新时代为何要提“廉洁文化”,弄清楚从“廉政”到“廉洁”一字之变的理论逻辑。(一)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不断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利剑高悬,显著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根本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5年间,共查处中管干部440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从党的十九大到XX大的5年间,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全国共立案306.6万件,处分299.2万人,其中查处中管干部261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风引领民风,只有把党内的“廉洁”抓好,才能抓好社会的“廉洁”,也就是说“廉政”是“廉洁”的前提。所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取得的成效,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不断健全反腐败的核心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注重将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起完善的反腐败制度体系。2012年,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作出关于改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一以贯之,有效遏止了腐败的蔓延。2015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廉洁自律规范。2016年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单列章节强调“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指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写入党章修正案,同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将“廉洁纪律”列为党的纪律之一。2021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持续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取得更多成果。党内反腐败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既夯实了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更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三)反腐败斗争的范畴亟需扩展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