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客厅:民企资源透支,你顶得住吗?曾伟: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教授、著名中小企业管理专家、国内首部私企老板管理专著《老板的革命》一书作者王刚:广州欧博管理研究所所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资深企业管理专家金红明:中国经济运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欧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资深企业咨询及培训专家1.企业快速运转不一定高效记者:本期的话题是“民企摧残性使用企业资源问题”。王所长,民营企业过度使用企业资源的问题我过去也听说过,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中却出现了“摧残”二字,问题真的严重到了这一地步。王刚: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现实中一些中小企业把目前的钱看得比今后自己的命、企业的命还要重要,在拼命地、掠夺性地使用资源。记者:这么严重,真是没想到。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王刚:我们在与民企大量的接触中发现,民企摧残性使用企业的资源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上,对劳动力资源的摧残使用现象在中小企业相当普遍,包括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长期高强度使用劳动力,这里不仅仅指一线工人,也包括管理人员。白天忙得一塌糊涂不用说,晚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又忙于开会、加班、出货。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加班加点,连续一周、两周到深夜12点。这种过度使用企业资源现象的危害非常大。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给老板、员工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企业就是这么做的。但这种管理的低水平却没有看到。长期这么下去,企业的管理上不去,只能永远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其次是对劳动力的摧残使用破坏了企业本身正常运行的肌体,全厂上下最后都处于应付状态,人坐在岗位上,却没有多少精力来生产,来管理;第三是直接造成劳动力流失;第四它会使整个企业的氛围发生变化。记者:为什么。王刚:因为留在企业的人为了适应老板的这种摧残使用方式,不得不采取其它手段来保护自己。这种保护方式、手段很多,如出工不出力;老板在与不在完全是两回事。老板不在就很可能溜号,做老鼠游戏,形成一种劳动者与老板间的博弈,形成一种矛盾并激化。员工用两手来对付老板,最终受第1页共4页损害的是企业、是投资人。曾伟:这种摧残使用资源模式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经过检验。很多老板认为工作越忙越好,进度越快越好,以为忙就是效率高的表现。其实忙而无序,有些时候拼命做出来的东西又不急于卖出去或者根本就卖不出去,结果变成了库存,占用了成本。进度快但是很多必须经历的程序与环节没走的话就特别容易犯错误、出问题。对生产企业来说,任何一个错误都是成本。所以大量的错误就意味着这种快速模式实际上是快速消耗成本。2.企业做大反而失去目标记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王刚:原因就是中小企业老板不懂管理,管理水平低,以为只要企业整日开工,员工整日干活,企业的管理就好。其次是老板的短视行为带来的。一些老板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赚钱,为了把某一批活赶出来,从上到下、从厂内到厂外,一哄而上,集中所有力量搞定这一个业务,代价、成本就不管了。金红明:这首先要从大的环境来分析,产生原因中有些是历史因素造成的。如老板今天赚了,明天不知能不能赚。再如查税方面的问题,资源用残,一次性能避税就避税。企业老板对自己经营能力与企业能生存多少天都不清楚,就不惜一切代价使用资源。他认为企业资源是他的,不是企业的,包括采购、生产、发货,就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企业资源。曾伟:我觉得主要因素有三个。首先是老板创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我们很多老板来说,创业的目的是赚钱,挣足了钱以后,再问他的目的,还是挣钱。若按此走下去,他就会觉得失去目标。此次我在北京就碰到一个老板,挣了十几个亿,他说自己已失去了目标。这也就是说到一定程度,老板一定要想想为什么要创业。3.创造生产财富的机器曾伟:赚钱准确地说是穷人的理想,是没钱人的理想。对比一个富人,一个成功老板来说不应如此,这样说境界太低,境界低你就不可能整合更大的资源,准确地讲,应该是以创造一个赚钱的机器为目标。记者:赚钱的机器。曾伟:对。若以此为目标,你怎么会摧残式的使用这台机器。你希望机器怎样更好的运作。关注重点是机器本身。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