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福春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立项表负责人肖淑华学科数学、语文职称小学的中学高级教师高未聘课题组成员肖淑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当今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蜜罐里,只知接受,不懂回报,缺少对同伴的关心,对长辈的关爱,更不懂得在集体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我发现我们班学生经常会因一件小事而闹意见,在活动中不会合作,在他们身上暴露出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确定研究的小课题培养小学生团结友爱精神的研究行动研究计划(包括已开展的行动和反思)1、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研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良好品质的方法。(1)建立和谐关系,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2)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3)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条件分析学校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软硬件支持,家长对孩子交往能力的提供较为重视。学校意见负责人签名:肖淑华2014年3月日附件2小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记录研究过程中所做的或参与的各项工作)时间工作要点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有关证明材料附表后)9月10月调查目前学生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有效方法。家长对前期调查了解非常配合,详细介绍孩子的成长历程。11月12月设计班徽、确定班风、口号、班训、班歌、班级吉祥物、班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的概念逐渐确立。3月4月通过班会、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颁章奖励。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小矛盾,遇到同学忘带文具、生病、受伤等情况能主动相帮。但是个别同学仍斤斤计较。5月6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准备结题。个别学生事事与人争执的问题得到改善,霸道行为有所收敛。附件3小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具体成果附表后)序号成果类型成果名称效果及作用简述是否发表或获奖1论文团结竞争合作交流全面讲述在研究过程中的做法。否234附件4教师小课题结题申请表课题组长肖淑华职称小学的中高教师未聘学科数语年级一年级课题组成员肖淑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学生多不会与伙伴友好相处。学校生活中经常为点滴小事争执不断,且不能妥善解决。霸道、暴力让这个刚组建的集体充满火药味。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多由老人带大,受到了较多溺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别人。2、有些学生愿意和伙伴好好相处,但不懂得恰当的表现方式。采取的措施与行动1、设计班徽、确定班风、口号、班训、班歌、班级吉祥物、班旗。营造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2、教师关爱学生,用行动教育学生。3、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4、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成效通过近半年的研究与实践,学生感受到了友情的重要性,乐于与伙伴友好相处。大多数学生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且多为自主解决。在同学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的孩子越来越多。班级里已经不再发生动手打架、互相辱骂的事件。反思及后续研究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怎样与这么多的同学相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除了让学生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还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不能给孩子贴上自私、坏心眼的标签,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引导。学生的表现一定会有反复,这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一定的宽容。及时跟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低情商,没有一个家长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排斥。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就能够争取家长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学校意见负责人签名:肖淑华年月日团结竞争合作交流——《小学生团结友爱精神培养的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体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团队精神的内涵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某一团体,也不是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