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年心得体会七篇【篇一】20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放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X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一决定犹如一场及时雨,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松绑解压,也为提高工作质量增效。《通知》的颁布,重点是对街镇层面的减负。那么基层的负担从何而来。《人民日报》一篇报道中称,一名乡镇工作者,一年开了280多场会,而且不少会是重复开,为了开而开。中央出台一个文件、部署一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开到县一级,接下来省、市、县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又要再同一主题再开4次。国家的政策需要落实,但基层机构人力有限,精力有限,如果文山会海,应付检查,处处留痕,哪里还有时间去抓落实,去真抓实干。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假大空”“虚落实”。这也成为各项改革措施的拦路者。倒金字塔式结构决定了基层工作“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忙是常态化,尤其到社区一级更是如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员配备相对不多,职能却一样不少,一人常常身兼数职,既要上传下达又要贯彻落实。此次《通知》,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爱和为基层减负的明确要求,也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不少创新,现在的社区工作,很多数据的收集需要沉下去,挨家挨户核实,完成这些工作靠的就是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耐心,更需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社区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才能多一份获得感和幸福感。基层减负,必须勇担责。减负不意味着“少做事,不作为”,而是化繁为简,腾出更多的时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充盈精力干实事,真正的走进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篇二】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为题第1页共11页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X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在这种背景下,《通知》的印发,犹如下了一场为基层减负的“及时雨”。其中关于精文减会、纠正机械式检查督查等既“硬核”又十分有针对性的要求,紧密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切实为基层减负”的精神,精准击中了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痛点。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贯彻好《通知》的各项要求、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解压,为基层工作提质增效,必须把握好三种关系。把握好“严管”与“厚爱”的关系,多一些关怀温度。《通知》的本意,是在坚持严管和厚爱的基础上,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因此,要本着关心基层、关怀干部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基层信息的基础上,对基层干部多一些信任、多提供支持帮助,体现出组织的“温度”。要建立健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具体办法,让基层干部更有尊严、有干劲。多宣传基层优秀典型,形成以在基层服务群众为荣的正确导向,点燃广大基层干部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做好基层工作的热情。把握好“坚决贯彻”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多一些精准施策。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一刀切”是大忌,极易导致政策“变味”。因此,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基层实际、单位的性质职能,以《通知》要求为根本遵循,做到精准核查、对症下药。通过制定与其中心职责相匹配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细则,精简台账资料;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减少对具体工作的过多干预、减少过于繁琐机械的规定程序;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减少基层干部的抵触心理,为他们留出足够干事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把握好“下大力气”与“持之以恒”的关系,多一些久久为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成因复杂、由来已久,解决起来绝非朝夕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通知》就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第2页共11页心。因此,“治愈”基层形式主义的沉疴旧疾,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既要加大抓整改、抓实效的工作力度,又要久久为功,确保在“减负”的过程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