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临床诊疗指南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痛风的定义•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过饱和状态的单水尿酸钠〔MSU〕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临床病症和体征•痛风的属性••代谢性疾病Metabolicdisease••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晶体相关性疾病Crystalrelated•arthropathies•第二页,共四十六页。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排泄减少尿酸产生过多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晶体沉积痛风痛风的发病机制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痛风-异质性的〔heterogenous)疾病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第四页,共四十六页。高尿酸血症的定义•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HUA):是指370C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μmol/L(7.0mg/dl);•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dl)。•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第五页,共四十六页。流行病学•亚洲地区发病率逐年升高,30岁以上的成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男件25.8%,女性15.0%,有11.5%的男性和3%的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开展为痛风〔台湾1991~1992〕•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由0.34%(1998年上海〕~1.33%〔2004年南京〕朱深银等,医药导报,2006邵继红等.疾病控制杂志,2004第六页,共四十六页。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排出减少•合成增加•混合成年人的高尿酸血症排出减少占90%第七页,共四十六页。无高尿酸血症无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根底◆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第八页,共四十六页。高尿酸血症≠痛风◆5%—18.8%高尿酸血症开展为痛风◆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痛风—临床疾病第九页,共四十六页。◆无病症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痛风病程分期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痛风最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尿酸钠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周围软组织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饮酒出血高嘌呤饮食急性痛〔感染〕创伤药物手术〔术后3~5天〕放疗12痛风急性发作诱因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跖趾关节膝足背腕踝指足跟肘13痛风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急、快、重、单一〔戏剧性〕、非对称•第一跖趾关节多见,•数日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间期正常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造成关节畸形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痛风发作间歇期: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高,无明显临床病症。此期如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浓度,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痛风石形成: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软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耳轮,也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痛风发作间歇期与痛风石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其他特点•非典型部位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老年女性甚至出现多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患者,假设未治疗5年后12%可出现痛风石,20年后出现痛风石的比例为55%。•骨关节炎患者,存在Heberden’s结节部位出现痛风石的时间明显缩短,该结果提示对于骨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应关注短期内出现痛风关节炎的风险。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痛风临床表现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X线-骨质破坏血-尿酸、相关血脂、血糖尿-尿酸、PH值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组织学检查-尿酸盐结晶辅助检查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血尿酸•119-416umol/L〔女性368〕•急性发作时也可正常•降至正常可减少关节炎发作辅助检查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量-增多,外观-白色•细胞数-增多•结晶-偏振光显微镜下-被白细胞吞噬或游离、针状、负性双折光关节液检测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X线:B超:•早期正常静脉肾盂造影•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边缘破坏•骨质凿蚀样缺损•骨髓内痛风石沉积影像学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痛风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