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变局中把握机遇光伏产业观察:探索光伏利润变化及未来发展空间©2023.3iResearchInc.2©2023.3iResearchInc.www.iresearch.com.cn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摘要2023主要变化特点:光伏的发展之路正从“1”向“N”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光伏产业链整体产能释放,呈上升趋势。利润变化将逐渐从上游传导至中下游。组件将是未来产业一体化经营、企业红海竞争的关键。发展背景: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文,正式启动金太阳工程,开启百亿补贴,帮助光伏产业。“金太阳示范工程”成为了促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时至今日,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出口销售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全景:光伏产业链上游包括硅料、硅片等原料及加工,中游主要为构建光伏电站所需的电池片、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为光伏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光伏电站的搭建、系统集成与运营。各环节发展核心各有特点:硅料以产能为核心,电池片以技术变化为核心,组件和装机逆变器等以终端需求为核心。发展特点:从补贴走向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光伏的发展伴随着不断优化升级的技术,提高转换效率,以及逐渐成熟的建设使用降低度电成本。一步步成为清洁能源中最先出圈的选手,预计2025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约700GW。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SMS3光伏产业发展背景1光伏产业发展特点2光伏产业链全景及竞争格局3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特点及机遇454©2023.3iResearchInc.www.iresearch.com.cn光伏发电优势明显,未来装机量占比或成为清洁能源第一•电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速度日益增速。在工业/建筑/交通/日常生活等不同场景的电力需求都在不断增加。随着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其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发电包括光伏/核能/风能/水能/氢能/生物质能。现阶段风能发电占比较高(2022年约占16%),未来光伏将依托于应用方式成熟、资源分布广泛、技术不断优化等优势,在2050年有望成为装机量占比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来源: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索比及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光伏风能核能水能氢能生物质能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优点: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能源质量高。有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应用服务范围广缺点:受限于天气环境度电成本:0.21-0.37元/kWh风能通过风力涡轮机叶片的运动转化为电能。优点:量大且分布广泛缺点: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度电成本:0.3-0.35元/kWh生物质发电主要利用农林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废气生物质作为能源发电。优点:资源广泛的优势。缺点:资源分散且收集运输和利用成本较高整体发展缓慢。度电成本:约0.45-0.6元/kWh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优点:资源量巨大能量密度大所占体积小。缺点:目前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安全保障度电成本:0.43元/kWh利用流水的重力而产生电力优点: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建造费用贵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对海洋生物有威胁移民安置费用高难度高度电成本:0.25元/kWh将氢能利用轮机的设备,经过吸气、压缩、爆炸、排气过程,带动电机产生电流输出。优点:无噪音零排放和移动性强缺点:安全问题受阻运输困难易泄露度电成本:约0.5元/kWh59%55%52%20%18%17%16%13%10%14%14%24%10%13%15%31%2%2%2%5%2019202120222050e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2019-2050年中国电源结构对比(以装机量为准)5©2023.3iResearchInc.www.iresearch.com.cn中国光伏产业从补贴走向平价上网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1975年,中国光伏开始从“上天”到“落地”,宁波、开封先后成立了太阳电池厂。•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国内各地企业开始研发太阳能电池。•20世纪90年代国内引进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光伏电池生产逐步进入发展期。•2005年中国光伏第一股无锡尚德在美上市。“金太阳工程”启动以及随后的补贴政策等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阶段。中国光伏行业经历过20年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