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潞河医院神经内科张伟东第一页,共二十七页。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局部颞叶及上段脊髓。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制定了后循环缺血共识,主要介绍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第二页,共二十七页。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后循环〔posteriorcerebral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局部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第三页,共二十七页。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缺乏"〔carotidinsufficiency〕。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第四页,共二十七页。随着对脑缺血的根底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缺乏〞概念也不再被使用。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标准,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和健康效劳。第五页,共二十七页。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P〕和研究技术的开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病症,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基于以上共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第六页,共二十七页。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MRI〕可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患者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使用PCI概念并摈弃VBI概念,可以全面提高各级医院的相关科室〔神经科、普通内科、骨科、老年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标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开展科学的研究和科普宣传,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效劳。第七页,共二十七页。二:后循环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1:PCI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1〕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PCI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2〕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3〕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第八页,共二十七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