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有时候,好心不一定会有好报。师生探讨。好心没好报。为什么。引导——我就听过一些好心没好报、好心办错事的事例1、《一位妈妈的委屈》(“为了孩子专心读书,我什么家务活都没让他沾,连他喝的水都是我倒好了端给他的;为了节省他的外出时间,哪怕一本练习册、一支笔、一包纸巾都是我替他买的。他不仅不感谢,还怨我管得太多""”)2、《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使心爱的仙人掌“快高长大”,每天把自己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引导——你是否也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你有过对别人好心,对方却不领情、不给好报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何感受。或者,别人是否对你有过“好心办坏事”、指责你“不领情”的经历。当时,你有何感受。小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了,因此会少了许多委屈和抱怨。(也会在别人对自己“好心办坏事”时不耿耿于怀于坏事,而会更多看到其“好心”。)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过渡—如何理解他人呢。点题—善于换位思考,好心才不会没好报。3、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实际就是换位思考,对别人的苦衷要能体谅,对自己的言行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社会、家庭的角度分析)活动一你最看重什么。(分数、成绩等)那成绩出来了,你看他们几个""(点击事例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第1页共4页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出示温馨提醒。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别人的需要,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学会理解他人。(板书)活动二王同学最近比较烦,他烦什么呢。(点击事例二)中学生小王家楼上姓冯的住户,养了只狗。夜晚经常狂叫,扰得四邻不安。狗的主人在小区里溜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邻居多次与冯某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狗,我也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养狗这一现象。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些什么。温馨提醒。当我们行使权利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板书)活动三学农回来后,小乔困惑了,你能帮她吗。(击事例三)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温馨提醒。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小乔被疏远是因为她只顾自己,对其他的同学都漠不关心,想得到别人的关照,首先就应去关心、帮助别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板书)小结。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处处站在别人角度考虑,体验他人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设计意图。还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情景,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律的角度阐释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第2页共4页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4、时下常听人感叹“好心没好报”,这不,就有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小姑娘。(点击事例)有个小姑娘种了一盆长了花骨朵的仙人球。她很想早点知道这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每天早上都给它浇水,有时还偷偷地把自己的牛奶也倒给它喝。可是,花骨朵不仅没有张开他的笑颜,连原本水灵灵的仙人球也变得黄不拉肌的。一天早上,当小姑娘再去浇水时,发现仙人球的底部已经发烂了。想想看:小姑娘的一番辛苦怎么就得不到回报呢。我们是不是也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