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一、正确认识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成长方面的有利条件◆充分的爱抚和关怀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感到自己是被人热爱和欢迎的,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幼儿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础。因此多数独生子女情绪愉快,性格活泼,朝气蓬勃,容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激发探索世界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在多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务,容易忽视同每个子女的交往,容易产生处理不当的偏爱、歧视某个子女的问题,或者不能给予每个子女足够的共同活动的时间、机会和深入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独生子女在经济上、物质上往往得到优先的、可靠的保证。在营养、服装、图书、玩具和学习用品各方面的条件下,一般比非独生子女优裕。就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发展的基本需要。◆丰富多样的智力投资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即使父母的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时间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多种多样的艺术兴趣,带领孩子参观游览,解答孩子的各种问题,陪孩子游戏,教孩子背诵诗歌,学习计算机。因此,多数独生子女的知识面比较广,记忆力比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教育方面的不利条件◆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有些父母不能理智的教育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对孩子没有一定的行为要求,百依百顺,任其所为,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等行为。有些父母不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过多的干涉、保护,不理解孩子的好动、好奇的天性,怕有危险,紧紧地束缚孩子,完全不给孩子自主活动的余地,压制了孩子的意志力的发展。过分的生活照顾和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命不凡,骄傲固执,精神脆弱,经不起失败挫折的不良性格倾向。◆缺乏兄弟姐妹的教育因素独生子女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训练和锻炼,不懂得分享和轮流,父母的宠爱可以说全被唯一的孩子所占有,家中的玩具、点心或衣物都属于他一个人,容易滋长不合群、自顾自、独占一切的思想、感情,同情心与责任感也显的比较薄弱。◆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就是遇到问题态度不一致,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会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的”现象。还会因子女教育引起家庭纠纷。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受到祖辈的娇贯、放纵要比父母更厉害,特别是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教育不一致的问题更易发生。由此可见,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有有利条件,又有不利条件,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独生子女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就可以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发现独生子女的常见通病二、发现独生子女的常见通病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独生子女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产生哪些通病呢?一起了解一下吧!1.“独我”行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2.窝囊好哭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3.心理早熟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4.知识肤浅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为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