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文书送达,维护各方权益[五篇]第一篇:做好文书送达,维护各方权益做好鉴定结论送达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送达是劳动能力鉴定最后一个环节工作,劳动能力鉴定书(鉴定结论)的生效,必须完成劳动能力鉴定书的送到,鉴定书如何送达的问题一直困扰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开展。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多年来,我市劳动能力鉴定书的送达均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针对送达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我市劳动能力鉴定书的送达率,确保了工伤职工及时享受到工伤待遇。同时,也为不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申请重新鉴定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时效证明,确保了鉴定程序的合法。现将我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认真制作送到回证。每一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签发、印发)后,依据要送达的对象分别制作送达回证,并与每份鉴定书放置一起。(二)送达回证制作完成后,确定采取那种方式送达。一是有条件实现直接送达的通知当事人领取,实现直接送达。根据就近原则,对工伤职工行动方便、用人单位主动配合的或一部分当事人有要求要直接领取的,我们采取电话通知工伤职工本人(或委托代理人)或用人单位(指定专人,持用人1单位介绍信)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直接领取,并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签收)。二是邮寄送达。对工伤职工居住地、用人单位工商登记地址离市劳鉴委员会路途较远,用人单位又不主动配合的情况,我们多采取“双挂”邮寄方式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即根据工伤认定书送达地址或工伤职工提供的邮寄地址,将所送达的鉴定书通过邮局并用双挂号信邮寄方式送达给受送达人,并在送达回证上注明受送人名称、送达文书名称文号、双挂邮寄地址、双挂代码、邮寄时间、并粘贴邮寄小票,同时在挂号信回执上注明信件内文书名称、文号。等到挂号信回执寄回时,将第1页共9页回执粘贴至送达回证上并填写送达时间,即完成鉴定书的送达程序;三是公告送达。对无法掌握受送达人的邮寄地址或用人单位对多次邮寄送达拒绝签收的,我们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将劳动能力鉴定书送达受送达人,即将需送达的鉴定书内容和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刊登公告(闽东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为公告期满,视为送达,同时,我们将刊登公告报纸归档做送达的依据。四是其它(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局代送达,留置送达)二、工作体会我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采用直接送达的占10%左右、公告送达约1%、采取邮寄送达90%左右。实践表明,我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采用邮寄方式送达后,送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送达方式受到各方的好评,特别是在重新鉴定、仲裁(如XX县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工伤案件,要求申请人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否送达)、诉讼中,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三、存在问题采取邮寄送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少数寄往跨地区特别是跨省的双挂号信,回执寄回时间往往较长,出现工伤职工已申请仲裁或诉讼,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回执却还没寄回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邮局在投递过程将信件丢失后退回邮寄费用的“怪现象”,我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再进行补送达。四、今后打算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负责的做好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送达工作,坚持采取邮寄送达方式送达,确保邮寄送达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邮寄送达的应有功能。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第二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创新做好新型人大工作冷暖在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创新做好新型人大工作第2页共9页——谯XX县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汇报各位领导:我受谯XX县区人大常委会的委托,报告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请予指正。谯XX县区是在原亳州市基础上于2000年整建制组成,全区面积22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2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9名,区级人大代表383名。换届以来,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需要,结合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工作形势,鉴于全民族法制水平、法律知识普遍提高的大的社会背景,区人大常委会,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围绕民生,在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关注民生,努力推进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