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生产企业供应链融资方案的提出与解析姓名:郭晶晶学号:32014110113指导老师:何向军日期:2015年6月17日摘要1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由于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从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贷款。近年来,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总额大幅度增长。但各家商业银行受信贷规模的限制,可以发放的贷款额度有限。除此之外,农业生产结构和规模不稳定,变数大,致使农业生产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几率和获得贷款的金额远远不及其发展所需要的份额。因此,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及特点,依据应收账款、预付款和存货分别设计了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和动产质押融资的三种基本融资模式,并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将动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相结合的订单融资模式,帮助岳西县生产茶叶的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潜在融资优势得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为解决生产茶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新思路。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融资模式信贷规模2一.引言1.1供应链金融1.1.1供应链金融产生背景供应链又称“价值链”,“供需链”,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Porter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Strategy》中提出。供应链其实是企业现金流、订单信息流、仓储配送流“三流合一”而成,其根本在于价值和信息的传递。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使现代企业竞争从以往的一对一竞争,转化为供应链对供应链的竞争,而与之相对应的银行对企业服务的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如何考虑发展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具体路径时,首先需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组织的演化趋势,得益于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远程生产组织和流通成本的降低,供应链正在取代纵向一体化,成为国际上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大企业专注于品牌、客户关系管理及创新性技术等核心能力的创造和提升,而将生产、流通、销售中低附加价值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以此形成以稳定交易和利益共享为特征的产业链体系,中小企业则往往利用自己的专项优势,如特殊技能、单项专利技术、特别的渠道以及成本优势,加入到产业链分工体系中,成为大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节点布局中重要一环,伴随着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兴起,供应链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银行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技术上的创新体现为充分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则体现为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导向,力图弥补广泛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从国家竞争力的视觉来看,供应链金融由于能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增强供应链上企业从事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成管理的需要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因。物资流和信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在过去10—20年中带来了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无数商机,打开了利润之门。但是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业界关注却不多,对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却往往分开: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物流,而资金流管理则是财务部门的职能。这种物流和资金流的分离浪3费了供应链整合和协调的一些宝贵机会。但是当前国内很多企业不能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集成管理,使得企业具体的物料流和资金流的运作不顺畅,导致企业资金未付后未能收到货物,或者货物销售后资金未能回笼,或者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缺口等。1.2国内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