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篇1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3月3日至7日,市委办组成的考察组一行5人赴XX杭州、衢州和萧山,就两市一区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考察。所到市(区)对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配合,分别召开了3场专题座谈会,并安排我们现场参观了城市XX县区、开发园区和部分城建重点项目。虽然这次考察活动时间短暂,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但一路所见所闻,让我们感触很深。一、总体感受这次XX之行,我们的直观印象是,XX的城市化进程势头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特别是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圈已基本形成,城市集群正在崛起,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逐渐显现。一是城市化的理念新、起点高、思路活。XX市提出了XX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并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框架,城市规划的外延大大超出了以往的城市概念,着力从3个层次推进城市化:一个层次抓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群;一个层次是以高速快捷的城市路网为依托,以产业为连接,着手打造环杭州湾城市带;一个层次抓中心城镇建设,集中力量发展13个中心城镇,通过撤乡并镇,有效扩张乡镇行政区划,推动其向5-10万人的小城市方向发展。XX县区提出了把城市化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题,确立了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以提升工业化与加快城市化整体推进萧山现代化的工作思路,把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总体目标,着手实施由强市型向都市型转变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江南新城的规划建设中起步高、手笔大,确立了建设杭州浦东的目标定位。XX市提出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观点,并立足自身条件,大胆提出借力发展的思路,一手抓接轨上海、一手抓山海协作,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活动,积极开展城市招商,加快了外来资本参与城市第1页共9页的开发和建设,有效地解决由于区位造成的制约因素。二是区划调整和XX县区开发力度大。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和开辟城市XX县区是我们所到三个地方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的共同做法,在这方面他们的工作力度大,成效也十分明显。XX市于20XX年进行了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杭撤市建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而在此之前。XX市XX县区可规划用地仅剩400多亩,已基本处在饱和状态。发展空间的解决为做大城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几年,XX市进行了大规模的XX县区建设。先后推出了钱江新城、江东和临平工业区、大学城和城中村改造等4项工程,几项工程规划面积就达220平方公里,这些举措对迅速壮大了杭州中心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萧山区通过实施钱江世纪城市的XX县区发展计划,使城市建成面积由五年前的15.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2.1平方公里。XX市也于20XX年进行了XX县区撤县建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并按照再造一个衢州的要求,加快推进XX县区建设,并着手实施市级行政中心搬迁至XX县区的计划。此外,绍兴、嘉兴、宁波、金华等也都已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说,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做大XX县区,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迅速扩张已成为XX各地的共识。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市场运作能力强。从杭州和衢州的管理体制看,市委、市政府把主要着力点放在市本级的发展上,对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放权,对于调动县级的积极性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在城市管理、开发区和XX县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上,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城市经营,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紧张的矛盾。特别是XX市在XX县区开发上就体现了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他们一方面用足于省里给的各项特殊政策,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让有限的政府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采取常规和超常规的方式,从民间资本、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以及国家政策中筹集建设资金,采取政府、部门、企业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走自我筹资、自我建设、自我经营、自我还贷的开发建设路子,有效地解决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