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运筹杯”军事建模竞赛学术道德与保密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军事运筹杯”军事建模竞赛的竞赛章程。我们完全清楚,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完全清楚,必须遵守保密规定,不能在互联网上张贴、上传、讨论竞赛题目和答卷,不能向任何队外人员传送竞赛题目和答卷。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B我们的参赛队号为:所属单位(填写全名):参赛队员(签名):1.2.3.指导人(签名):日期:2014年6月3日2014年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评阅记录:评阅人评分备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模型摘要:关键词:心理健康,指标体系,灰色系统,评估系统,层次分析法。11、问题重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年官兵的心理素质是部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征兵和部队管理工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对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在实际中,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一般利用“SCL-90测试量表”(见附件1)对被测试者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考察被测试对象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惧症状、偏执情态、精神病性态和其他等10个方面,以及总体状况是否存在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般是通过采集正常人的相应数据,建立所谓的“常模”,依此来评价被测试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在有研究认为,仅仅通过将各因素的平均分与常模作比较的评价方法,在实际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要对评价方法做一步的分析研究。附件2给出了对某部队战士的测试样本数据,其中第1列为样本编号,2~13列为被测试者的客观数据,14列为被测试者的总体自评结果,15~104列为SCL-90量表各项测试指标的评分。建模研究下列问题:(1)建立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模型,并根据附件2中的样本数据找出各类心理不健康者。(2)进一步分析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军营环境、部队管理模式、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联程度。(3)根据各类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具体的疏导策略,并对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定量预测分析。(4)利用附件1的测试量表在你们单位进行测试,或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用来检验你们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2、模型假设1.测试数据真实有效,不具有主观性;2.抽测人数符合抽样统计条件,基本反应整体;3.抽测人员身体健康;4.所建模型符合实际。3、符号说明:评估人数;: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值;:重要程度;:评估矩阵;:标度;:指标的权重向量;:带偏差的相对权重向量;2:矩阵维数;:平均特征值差;:随机一致性指数;:相对一致性指数:题目数量;:题目序号;:评估值向量;:第个题目得分;:评估样本矩阵;:评估等级;:白热化权函数;:灰色评估权矩阵;:灰色评估权向量;:综合评估结果;4、问题的分析4.1对问题一的分析针对问题一,我们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参战军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对军人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原因、诱发因素和预防方法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军人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工具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低于国内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也大大高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主要分布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