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设计者】【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51-53页【课程标准】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内容分析】课文是一则哀婉动人的童话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它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根据四年级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关于重视友情的人文内涵他们一般都能在学文的过程中得到体会和理解。但是他们对其中蕴涵着的诚信、奉献和环保这些精神未必能拿到课文就能发现和感悟,所以在教学中要把这块的引导当作一个重点难点去突破。【学习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2、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4、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评价设计】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用课堂提问和课堂随机观察两种途径。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有前备经验,因此扫清文中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目标2: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环节二研读对话,训练朗读完成。其中,自学提纲为学生指出了方法,“请学生分角色读”是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检测和评价。教师在学生的朗读中,检测目标2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3,4: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这一目标的完成,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这篇通话的特点,学生通过感情朗读逐渐体悟出来,对于揭示的道理及目标4以“拓展延伸,交流升华”的形式,促使学生思考,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写下来,便于老师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体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二、出示生字词,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三、自学探究,交流点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2、交流点拨,完成下面填空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二)研读对话,训练朗读1、出示自学提纲再读课文,找一找: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然后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其它角色说的话。2、交流点拨A、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2)你们想,这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