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实验中学附属幼儿园科学、语言奇妙的静电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摩擦起电的实验探究,感受静电的奇妙,体验制造静电的快乐。2、在操作和实验中发现用什么样的物品、怎样的方法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能记录、交流自己的猜想和发现。3、初步感知摩擦引起的静电现象,发现有的物体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吸起纸屑等轻巧物体,有的不能。活动重点了解物体摩擦后可以带电,能吸起纸屑等轻巧物体。活动难点发现用什么样的物品、怎样的方法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活动准备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幼儿人手塑料手套一个,塑料直尺,小盘子,吸管,铅笔、筷子、水彩笔气球若干、黑板两块活动过程1、欣赏魔术,产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1)变魔术:出示塑料手套,松开手指后,塑料手套会掉下来,但用塑料手套与头发摩擦后,塑料手套能吸附在手上,松开手指也不会掉下来。(2)请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2、尝试操作,探索魔术的秘密。(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2)引导幼儿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塑料直尺经过摩擦以后产生了电,这些电叫静电,它能吸起轻小的物体。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3、再次尝试,进一步探索魔术的秘密。(1)提问:还有什么东西也能用来变这个魔术,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呢?(2)幼儿先记录自己的猜想(认为能产生静电的画“”,不能产生静电的划“”),再自由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摩擦)。(3)幼儿对照记录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根据记录视情小结幼儿的发现。提问: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4、观看课件,拓展认知,了解生活中的静电。(1)幼儿完整观看课件,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静电、利用、危害和防止。(2)小结:在干燥的环境下,要想使自己不被“电到”,就要保持身体湿润,勤洗手、洗澡。5、游戏:贴气球。迁移经验探索。龙池实验中学附属幼儿园(1)出示气球,提问:怎样让气球贴上黑板不掉下来?(2)幼儿分两组比赛,比比一分钟内哪组气球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