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育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创新。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概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希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五、教学准备:课件(老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沟通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3、细讲“州”字(注意笔画顺序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5、老师巡视、指导。老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出生字。7、白板出示生字、词语,加拼音读,去拼音读,领读开火车读,指名同学领读,字词过关。抽查个别同学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谁能把课文读好?指名同学读。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神州指的是什么)2、学生自己读这句话,对比图片观察:中国地图像什么?(昂首挺胸的雄鸡)老师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3、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神州、九州、华夏、中华)4、老师介绍这些名字的由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神州、华夏5、同桌之间相互读第一句,配合读,争取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注意朗读节奏指导,老师及时点评)6、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发现啦?(都是三个字)7、指名同学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8、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生字和词语的认读。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二、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奔、湾、峡等需要会写的生字。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按结构划分生字的类型。3、老师范写。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老师巡视。5、组织全班展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背诵一下第一节呢?指名同学及时表扬。2、学习第二小节,同桌之间互读第二小节3、现在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的山川。4、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5、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6、结合图片沟通体会“奔、涌、长、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