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预防[五篇材料]第一篇:针刺伤的预防针刺伤的预防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1]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2]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3]有效的预防可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我国针刺伤的防护用品相对较少,而防护用品对减少职业暴露有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这表明操作时戴手套十分行重要。。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3、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第1页共11页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等。4、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5、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此外减少滥用注射治疗,即在口服给药有效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注射治疗的则不用注射治疗,以减少非安全注射几率。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等。第二篇。针刺伤预防一、如何减少针刺伤的发生。1、规范操作妥善处理锐器确选择掰安瓿的方法折玻璃安瓿前先用砂轮切割,安尔碘棉签消毒,再用纱布包裹后折;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时需他人协助;传递手术刀,剪时用肾形弯盘;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针头,为病人拔针后的针头应该立即放进防刺穿、防漏的医疗垃圾收集箱中;手始终不要碰到收集箱,小心谨慎地将针头丢入容器。收集箱应该放在操作方便而又安全的地方;供应室清洗器械时应将有损伤性的器械如巾钳,牙针等与其他器械分开,集中清洗。为病人做治疗时严格按着标准的操作程序执行,不能有一点疏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2、注意操作环境注意环境对操作者的影响,如果工作空间过于拥挤狭小,探访者和障碍物过多,光线不够明亮,应该在操作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没有人紧挨在操作者的前后左右,或操作者在经过的路上没有其他人。3、戴手套尽量在操作时戴手套,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的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了病人。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钢针第2页共11页刺穿一层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