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及其关系分析安立仁[摘要]由于传统的潜在增长率的估计不能解释我国目前高失业高增长的问题,我们用一种新的思路进行了研究。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提出了由资本量决定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等概念,对奥肯定律重新修正之后,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加以验证,计算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是高于实际增长率的,而模型结果显示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1%,实际就业率会上升1.47%,说明我国实际的经济与就业情况符合奥肯定律的含义,从而对我国高失业高增长的并存有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资本驱动的增长和就业来解释我国目前的高增长低通胀也是合理的。[关键词]经济增长,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修正的奥肯定律潜在增长率与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本研究的思路,中国经济到目前为止还是资本驱动型的、劳动力还是相对过剩的,因此潜在增长率是由投资决定的。同时,资本投入使得劳动力得以就业,单位资本的就业能力就决定了资本吸纳劳动力的情况。奥肯定律指出当一个经济超出其潜在增长率时,其失业率就会低于自然失业率。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国家,奥肯定律的基本假设不满足。因此,自然失业率就不存在,当然就与奥肯定律无法一致起来了。但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由资本投资决定时,就业量就由投资量决定,因而,当经济增长超过潜在增长率时,就有一个超额投资量,从而就有一个超额就业量。因此,本文在这里主要研究中国潜在增长率的估计问题,投资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问题。我们用两种方法来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一种是现在流行的方法,另一种是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资本驱动的GDP潜在增长率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一个“修正的奥肯定律”。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1研究文献评述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当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时,潜在增长率应该是平稳的。到底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多少?不同的学者给出的结果是不同的,但近年来的情况表明,潜在增长率似乎都低于实际增长率。国内关于产出的潜在均衡增长趋势的测度多从供给角度出发,利用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途径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沈利生(1999)利用生产函数测量了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的趋势,并预测在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经济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大约为9%。祝宝良、武小欣(2004)利用生产函数测量了我国潜在增长能力在1997~2003年年均为8.9%。郭庆旺、贾俊雪(2004)利用生产函数测量了中国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张连成(1999)给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为6.5%~10.5%。其他研究者则用了更为专业的模型与方法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分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潜在增长率。高铁梅和梁云芳(2005)利用可比价格、H-P滤波方法、生产函数模型和平均模型方法计算潜在产出的增长率。虽然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在8.5%~10.5%之间。刘斌和张怀清(2001)运用四种方法利用中国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1年第一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了估计,这四种方法是线性趋势方法、HP滤波方法、单变量状态空间和多变量状态空间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四种方法分别得出我国的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1%、8.6%、8.4%、8.3%,同时,论文作者认为8.3%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较为合理。而郭庆旺和贾俊雪(2004)运用1978至2002年的年度数据比较分析了潜在产出的三种计算方法,即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最后得出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56%。张鸿武(2005)采用单变量时间序列(实际GDP)分解的方法,在对我国潜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分析时,得到的结果是在样本期内潜在GDP的季度增长率为2.25,即年均潜在增长率为9%。并指出“这一潜在经济增长率既体现了在过去这些年来与我国已经实现的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又可当作衡量我国经济在将来的一段时期里可能达到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