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中国加入WTO十余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趋势及应对一、前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800美元增长到2018年中国人均4410美元。平均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2018年的7.5%,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增长了5.4倍和5.2倍。“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上,更体现在对中国经济的深入影响上。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加入WTO十余年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特别是总结中国加入WTO十余年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最后提出中国加入WTO十余年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应对策略。通过研究和经验分析的方法,为中国继续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更好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外关于WTO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关研究不多,较早的专著有杰拉德·陈(GeraldChen)于1989年出版的《中国与国际组织》,“该书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自1971年以来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关系。SandraPolaski,WinnersandLosers分析了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研究了中国参与这些国际经济制度的国内动力以及中国在这些国际经济制度中的经济行为。”此后,UNCTAD中,探讨了加入WTO以来,中国如何摆脱在国际上受鼓励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种种问题,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行为表现。弗里德里克·M·艾博特(FredrickM.Abbott)主编的《世界贸易体制下的中国》讨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体制下的法治、中国与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论坛、中国经济和贸易与投资前景等问题。这些著作涉及范围较广,在中国也有一定影响。但其中单就中国加入WTO进行论述的还十分有限。(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关于WTO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现将这些研究大致分类如下:一是加入WTO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影响的研究。如,李垂孝关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曾国彪的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二是加入WTO对我国产业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有鲁旭关于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加入WTO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影响也有研究,如唐仙丽的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促进法律制度研究。三是针对我国在WTO机制下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研究。主要有肖文兴的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如范超开展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李汉君的后WTO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研究等。四是关于WTO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国入世前后,且多为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预期和政策建议。例如张天桂的国际合作中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指出“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很多,但主要表现在某些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现行的法律规章以及人才结构与素质四个方面。”尤晓林的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结合角度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大重点方向,即建立市场服务型的政府经济职能,以效率为指针全方位深化所有制改革,以市场平稳运行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公共经济服务与管理体系和立足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近这十年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当年学者的预期大多应验,甚至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现在有必要根据这些年来的入世经验,重新审视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加以研究分析,以便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三、总结通过以上分类我们不难发现现有对中国加入WTO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法律释和政策分析层面,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WTO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加入WTO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但在研究中,有关中国加入WTO十余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趋势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