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蚀》三部曲翻译中“隐性神话模式”的再现【摘要】茅盾在他的《蚀》三部曲中的隐性神话模式,是中西文化碰撞出的耀眼火花,也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中西古老哲理的交流。《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完整的象征主义著作,它的文学地位至今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本文将对茅盾经典名著《蚀》三部曲中的隐性神话模式在翻译中的再现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茅盾;《蚀》;神话茅盾的《蚀》三部曲是他的成名处女作,这部作品完成于1927年8月到1928年6月,历时将近十月有余,他在这部作品中完整地展现了他倡导多年的象征主义文学内涵。在这部作品中,茅盾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个隐性神话模式,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北欧神话为整体象征主义。这部作品的诞生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茅盾也因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之门。《蚀》构建了一个象征的神话模式,描写了命运三女神以及其他的神祗与神界核心生命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幻灭》是三部曲的首部,在这一部中给出了长幼女神的定位,地火火神轻而易举地攻陷了两座城堡,这也预示着神界动乱的开始。中部《动摇》描写了爱神的失落,丑恶的人性开始蔓延,英雄重新上演了悲剧的结局,命运女神也为此感到无奈,神界前景一片黑暗,满纸的感慨,满腹的哀伤。末部《追求》描写的是神界末日的荒凉景象,爱情之神与丰饶的爱情破灭了,而真理之神的法眼什么也看不见了,命运女神终于找回了自我,但是生命树奄奄一息,神界期待末日重生,全文交织着希望和幻灭。本文主要对《蚀》三部曲中的隐性神话在翻译时的再现进行探究。一、翻译中应注意《蚀》的虚无艺术在翻译矛盾的《蚀》三部曲时,首先要注意作品中的虚无艺术,在文艺史上,虚无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自古有苦闷的文学,悲愤的诗人,文艺的诞生和苦闷、悲愤之间有一个张力的中介,那就是虚无。茅盾小说与虚无的关系一直都是文学界不愿谈及的问题,只是在茅盾创作初期,以钱杏为代表的左翼激进派多次诟病。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的矛盾,钱杏等人对茅盾文学作品的艺术感还是有一定可取性的,茅盾的早期作品确实弥漫着强烈的虚无精神,而且这种虚无艺术散发着“绚丽中的感伤”之魅力。《蚀》就是典型的这种作品。茅盾与他作品中的革命青年一样,都在革命悖论的诅咒下,迫于无奈转而去追求虚无的精神世界,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设大革命取得了成功,或者是茅盾参加了后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许他的人生会因此不同,或许他在革命事业上会有所建树,或许他就不会求救于繆斯女神,再或许,根本就会有《蚀》的诞生。诞生这一切只是假设,大革命最终惨败,失败的痛苦深深的刺伤了茅盾的革命热情,他的社会取向和人生目标发生了改变,信仰出现了危机,在这苦闷与悲愤中,茅盾终于爆发出了文人和诗人才有的那种气质,他的艺术才情才得以被发现和发挥。这个时期的茅盾去舞文弄墨,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高雅或者是诗意,而是文学源自苦闷,他在文学中寻求自我的救赎和精神的拯救。文学特有的想象力和包容性给了在政治和革命中一败涂地的矛盾的精神世界暂时有了一个栖息之地,被理性压抑了许久的心灵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开始复苏,沉睡了多年的虚无思想终于苏醒,散发着欢畅的热情。茅盾可以在他的《蚀》中随意哭笑,无论是幻灭还是重生,不管是坚定还是动摇,都跟现实中的理性没有了半点关系,茅盾在文学的虚无世界里,就像是做了一个真实的梦,似醒非醒。有人说虚无思想是堕落的,但是笔者看来并无伤大雅,一个历经磨难的心灵必然要经历这段思想的挣扎,走出虚无和颓废,这个灵魂就会重生,就会变得坚强而成熟。而这些看似堕落的思想正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是磨练思想,强化意志的点金石。茅盾正是在这个虚无的思想中静静地养伤,他在虚无中释放自己疲惫不堪的心灵,而艺术才情也在这里逐渐茂盛。二、翻译中应领悟到人类本性的趋同性和古今世事的循环翻译《蚀》的时候,应看清人类本性的趋同视界和古今世事循环。张曼青弃政从文,立志教书育人以报国,在中学任教历史,虽非主科,仍然博览群书,时刻关注时事动态。他的教学方式推陈出新,经常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