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委工作总结3篇与2024年农技指导员工作总结汇编2024年农委工作总结3篇一、基地建设情况1、基地进展政策措施。县高度重视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一直把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当作农业主导产业来进展,把杂交水稻制种纳入现代农业进展规划,近年来还把杂交稻制种纳入高效农业考核,制定了扶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政策措施。县人大组织在金的省市人大代表就种子法的实施及杂交稻制种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考察。根据《关于加快推动农作物种业进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和围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目标在农业项目上尽力向杂交水稻制种区域倾斜,国家标准良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等优先在杂交稻制种基地实施,不仅改善了制种基地的条件,而且稳定和调动了制种企业在本县落实基地的积极性,推动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进一步进展。2、编制基地进展规划。县成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后,落实相关政策引导种子基地进行有序进展。首先,划定制种优势产业区,加大制种基地的农田基本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改变种子生产基地小、散、乱、差的局面,逐步形成30000亩的现代制种产业区。其次,引进有实力的制种企业到制种优势产业区进展,支持种子企业进行内部机制改革,鼓舞民间投资种子产业,促进种子生产主体多元化。再次,支持农民以良种为纽带自愿联合起来,建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协会等与制种企业合作,实行公司+制种专业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地方种子产业增强活力。通过种子生产基地第1页共16页相关政策的连续实施,打造成集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于一体的现代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3、实施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种子生产基地相关政策的实施,利用国家标准良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强化和完善本县种子生产基地的田间工程设施建设以及种子检验设施配备,兴建硬质渠1500米、水泥路1500米、机耕桥二座、排涝站二座,购置种子生产用插秧机20台、收割机6台、拖拉机6台和种子烘干设备一套。止XX年银集镇种子基地、复兴圩种子基地、武警农场种子基地、湖羊场种子基地和泗湾湖种子基地基本实现了道路硬质化、沟渠水泥化、排灌电器化,栽插、收脱、种子烘干机械化。4、基地建设主要成效。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立后,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实行多种形式建立了银集镇、前锋镇、武警农场、复兴圩、湖羊场和泗湾湖等相对集中稳定的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的种子基地,初步形成30000万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成立了县玉年稻麦种子专业合作社,促进了种子生产基地承包土地自发流转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构建了种子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制种大户长期的契约合作桥梁,实现种子专业化生产。吸引更多的制种企业来进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杂交水稻种子。二、基地管理情况根据相关政策,制定一系列的种子监督管理制度,调动县、镇、村三级种子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实行多项措施对种子基地实施有效管理。通过相关政策实施,结合生产需求,开展动态管理。1、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县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把杂交水稻制种当作农业主导产业来进展,XX年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金政办[XX]32号)的文件,强化杂交稻制种工作的领导。第2页共16页2、强化种子管理机构建设。县种子管理站是全县种子管理重要机构,每年政府拨付预算工作经费12万元。目前该站有种子管理人员6人,站长和副站长各1名。其中有3人学历在大专以上,2人具有高级职称。该站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全站共有4人通过扦样员、田间检验员和室内检验员的考核。近两年购置了专用车、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设施,购置了智能光照培育箱、插样器、分样器、筛选器、解剖镜、测距望远镜、面积测量仪、离心机、干燥箱等种子检验设备共计113台套,为种子基地建设管理提供了较好的软硬件设施。3、组织质量抽检。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加大种子田田间质量检查力度,在杂交稻制种抽穗扬花期组织人员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