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调研报告一、新塘村基本概况新塘村地处XX县区南面,金沙江江之畔,有约11.7平方公里。距县XX县区35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625户,总人口2160人。xx年人纯收入4640元,以种植蚕桑、烤烟等农作物为主。按照上级要求设立党总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以及附属职能机构。在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各种治安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治保、调解组织;发动群众成立治安联防队,明确职责。村交通方便,社会稳定,村民安村乐业。二、社会经济、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一)经济发展水平全村去年粮食总产量30万公斤,人均年有粮243公斤,经济总收入1601.27万元,年人均收入4640元。1、种植情况。蚕桑1100亩,产量36产值60万元;烤烟面积300亩,产量4.5吨,产值45万元。2、养殖业情况。发展生猪养殖1500头,出栏肥猪900头,实现收入50万元。(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1、教育。全村有1所完小,校点4个,有教师10个,其中村完小在校学生150人,校点在校学生70人。2、卫生。全村有村卫生室3间,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98%。3、广播电视。已安装电视村村通用户150户。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状况良好。(三)基础设施状况1、乡村公路。江边3个自然村地处巧蒙公路两侧,交通便利。2、农田水利灌溉。三面光渠20千米,抗旱水窖500个15000立方米。3、人畜饮水。饮水管网5000千米,解决800人。4、农村电网通电情况。农户通电100%。第1页共4页三、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设党总支部1个,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支委5人,党支部5个,支部书记5人全村有党员49名,特困老党员有10名,外出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四、村级发展长远规划(一)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抓好农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一是加强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二是重视和发展党员工作,消除党员空白小组。(二)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争取资金加大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发展蚕桑、烤烟产业,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商。(四)社会公共事业。争取资金改善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较好的教育和卫生医疗环境。五、意见建议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新塘村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不仅是对农村长期形成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新塘村由于群众对村内各项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摸底调查和走访群众,新塘村最急需建设的项目是:村内道路栽种绿化树,修建村委会公共厕所和卫生室以及改善村小学的教学楼和学生课桌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建设这些项目,应发动群众积极投工献料,采取以政府扶持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建设新塘村。项目建设完毕,将使新塘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形式,把农业产加销、农工贸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实现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农户与农产品市场有效对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切实增强农业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农民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获得收益。产业建设要结合第2页共4页新塘村委会产业结构单一,立足村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上下功夫。通过走访得知,新塘村委会目前有耕地余亩,人均有耕地1.05亩。迫切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多发展一些适合新塘村发展的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更多新产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农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做好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发挥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发建设进程。由于新塘村位于巧蒙公路沿线,是县委打造新农村长廊的重点,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农业产业的脆弱性和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这就决定了农村和农民自身难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实施城乡统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