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宁省直接投资的问题第二章直接投资的产业分析2.1辽宁省产业结构分析整个东北地区,在晚清以前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晚清以后伴随着移民,东北地区开始了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发展。从民国到解放以前东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经过战争的破坏和日本的掠夺,损失极大,但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解放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产业布局向东北腹地转移,对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产业结构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前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项工程,其中辽宁占到24项,6个在沈阳,抚顺8个,阜新4个,辽宁省是“一五”时期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省份。经过“一五”建设,全国20%的原煤产量、30%发电量、60%的钢、50%的烧碱都是来自辽宁省。在我国市场经济时期以前,国家对整个东北地区给以长时间的政策倾斜,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劳动者素质都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的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在1990年辽宁省的工业增长率全国倒数第四。当时的整个东北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重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国有工业比重大、工业设备陈旧、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源型城市面临枯竭,辽宁省的鞍山、本溪、抚顺、阜新等城市。辽宁省的农业在经济中占有十分基础和战略地位,农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出现了“三农”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辽宁省发展属粗放型发展,对自然资源缺乏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造成自然资源源承载力水平低下,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导致辽宁省综合承载力长期以来难以提高”。从辽宁省的三大产业的GDP构成比重来看,1978年-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三大产业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过程,这个是2000年和1990年为分界线。第一产总的来说比重逐年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从1978年的14.1%降到2000年的10.8%。产业结构自身有其演变规律,辽宁省的产业比重变化符合这一规律,与我国的变换趋势一致。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是它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然后逐渐趋于缓和平稳。1978年-1990年第二产业下降了20个百分点其原因是农业反哺工业的情况有所变化,农产品价格开始走高,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因此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990年之后第二产业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51%左右但是从2007年之后开始走高,这与辽宁省的产业政策有关系。中央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辽宁省与全国相比,略高,但是以前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的情况已经有所缓和,而且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辽宁省的第三产业从1978年一直到1990年是快速增长时期,1990年至今是平稳时期。1990年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004年时是42.1%,全国水平是40.5%,高于全国近两百分点。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辽宁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在小幅范围内波动,基本上维持在40%左右,近年来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扶持。2.2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及行业分布从产业分布来看,辽宁省引进的FDI在三大产业均有投资,从1999到2008年的数据来看,外商在各产业的直接投资额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三大产业中利用FDI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在2002-2011年的10年中各年利用FDI的数量都占到利用FDI总额的6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辽宁省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且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并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振兴的优惠政策,当年各产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都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以第二产业增长最为显著。外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较快,且在2007年、2008年都超越了第二产业,成为当前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第三章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的原因分析3.1沈阳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沈阳市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发展的态势是总体向上的。大体分四个阶段:(1)82至85年为起步阶段。国家在1984年7月批准对沈阳实行计划单列,开始享受省一级对外经营和管理权限。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主客观各方面为利用外资打基础做准备,发展不快,外资多属...